台北5月23日电/陈菊终于跨出去了!中国时报今天刊登社论说,自二○○八年政党再轮替后,做为民进党“最高行政首长”,陈菊理当在民进党内有更大发挥,但她在政局交替之际,选择低调,稳稳妥妥地扮演直辖市长的角色;做为美丽岛世代最后一位还在政坛发光发热的“党外前辈”,就在民进党五一七反倾中大游行后四天,她义无反顾前往北京、上海访问,以行动直接戳破民进党“锁国”迷思;她热情邀约北京市长郭金龙访问高雄,“我保证安全,郭市长放心。”婉转表达对民进党群众在陈云林、张铭清访台期间街头肇事式的抗议,不以为然。面对民进党或独派内部的杂音,陈菊理直气平淡然道:“我没有做让他们失望的事!”
社论指出,陈菊这一步,代表许多意义,她在民进党犹夹缠在“反中护扁”情结,不可自拔时刻,一脚迈开,走出民进党重生的一线希望,这一步,对民进党而言,已迟了整整九年。九年前,民进党甫执政,高雄市长谢长廷即想访问厦门,进行城市交流,却遭到“总统”兼党主席陈水扁的阻止,而当年以两岸关系条例规范地方首长登陆报备制拦下谢长廷的“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如今转身成为民进党主席,对陈菊之行,她只能低调说,陈菊是行销高雄世运,与两岸问题无直接关系。两相对比,陈菊豪迈的一步,更凸显蔡英文科层官僚性格,接任民进党主席一年来裹足不前,缺乏带领民进党开展新貌的企图和格局。
陈菊登陆不是第一次,在两岸开放初期,她就在友人安排下前往北京;一九九八年,她以在野之身,前往北京探望病中友人苏庆黎;此刻再访京沪,民进党从在野、执政、再度在野,而她却成了民进党最具份量的公职。陈菊不但没做让民进党失望的事,站在北京,她做了、说了让台湾人挺直腰杆的事,不卑不亢,与北京市长会谈时,这几年来,往来两岸蓝营人士,始终无法开口的话。
社论说,台湾是一个实行民主政治的多元社会,有不同政党、不同政党彼此理念不同,即令政党内部都有不同声音。陈菊无视可能引发的内部争议,毅然登陆,用行动告诉民进党:不能无视中国大陆存在的事实;同样的,她的行动也告诉了北京当局:不能无视民进党存在于台湾的事实、不能无视台湾做为民主政治实体的事实。北京不能只和国民党交往,北京必须更真实地听到台湾基层多元的声音,而这对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正面元素。
陈菊登陆同时,吕秀莲声援表示,政治要与时俱进,不容许再用美丽岛时代的旧思维看待中国大陆。曾表示愿访问大陆的吕秀莲,或许登陆亦为期不远了。
蔡英文呢?面对她的前辈这么勇敢地,就在五一七大游行之后,提出民进党应有新的主张,蔡英文敢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她要罢免马英九,没人理她;她要推动ECFA公投,连吕秀莲都质疑,“ECFA是什么都不知道,公投什么?”甚至对政党再轮替一年来,各界呼吁的朝野领袖“双英会”,吕秀莲根本视之为政治秀,并建议以李登辉为师,召开“国是会议”,邀请朝野两党和社会菁英,对当前重大“国政”问题面对面协商,建立共识,化解对立。简言之,吕秀莲是直接告诉马英九,根本不必把蔡英文的角色看得这么重,民进党不是蔡英文一人党。
社论说,回顾去年惨然败选的民进党,兵荒马乱之中推出蔡英文担当重任,各界期待于蔡英文的,是她能以专业语言、理性思维,取代民进党过去的草莽行为,一年过去了,蔡英文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期待和民进党的需要。陈菊勇敢面向大陆之举,犹如拨云见日般告诉社会大众:民进党还有陈菊!五一七之后,民进党必须找回自己的两岸论述与政策,思考重返执政之路,蔡英文做不到的事,看来,得陈菊顶起来了。
蔡英文做不到的,陈菊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