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少威
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与他的继任人赖斯本周先后会晤了两位到访的欧洲盟国的外长:英国外相施特劳和德国外长菲舍尔。英、德两国外长选择此时来华盛顿,主要目的是与美国领导人商讨伊拉克大选、伊朗核计划以及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解等棘手问题,但对欧盟计划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这个热点问题应该也有商谈,只是各方都不愿透露具体内容。
近两年,欧盟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时机已经日趋成熟,应当解除对中国实施多年的武器禁运。虽然这已经是一项基本共识,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任何具体行动,主要原因之一是英国政府一直紧跟美国的立场,反对解除对华制裁,令积极推动此事的法国与德国无可奈何。
从欧盟领导人上个月宣布有解除对华制裁的「政治意愿」,到施特劳这次来美国游说布什政府,可以看出英国在这一问题上立场有所转变,这意味着欧盟内部已经为解除制裁铺平了道路。美国公开反对解除制裁的理由是中国的人权状况尚未达到标准,但众所周知,美国真正担心的是欧盟国家将可以用于提高国防科技水平的产品输往中国,令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步伐加快。
在美国看来,中国军事实力的提高会打破目前台湾海峡两岸有限度的均衡,这是布什政府不愿见到并坚决反对的。说到底,美国反对的理由是不想在台湾问题上失去筹码。针对美国的忧虑,欧盟国家提出,他们将制定出有关武器交易的「行为规范」,用以限制高精尖军备物资的对华出口,进而令美国政府缓和立场。至于欧盟的做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的立场,这还要看所谓的「行为规范」之具体内容。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昨天再次强调,「美国的确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但他同时也表示,「我们已经听到他们在谈论的行为规范,在没有看到文字之前,我不能加以拒绝。」他补充说,在这份文件制定出来以后,美国政府将会加以研究。看来布什政府已经知道,硬性阻止欧盟解除禁运是不太可行的,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令欧盟国家对美国干预其内部事务产生反感,不利于美国与法、德两国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遭到损害的双边关系。
可以预料,今后几个月内,美国将要求欧盟国家在「行为规范」中写入美国的要求,以便最大限度地抵消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可能带来的冲击。美国的杀手锏是拒绝与主要盟国分享军事科技成果,但这一招不能轻易使用。因此,施特劳日前提到「半年内有望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布什下个月访问欧洲时,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会再度成为欧美领导人会谈的议题之一,双方的互动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