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谟带兵去围攻北魏军事要塞。(资料图片)
大量的文献证明“伧”,应当按古音读chènɡ,《辞海》也标注古读chènɡ,关中方言区的人们读音为cēnɡ,只表示脾气不好。然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cānɡ,粗野、鄙陋。②chen,寒伧,同“寒碜”。仅仅根据《晋书》里吴州人(陆机)称中州人(左思)为“伧父”,并把陆机尊称左思的“父”字略去,就断定“吴州人谓中州人曰‘伧’”,把文学家陆机的一句气话定格为“詈语”,相传达一千三百多年。
查阅部分工具书:伧,音chènɡ、cānɡ、chěn。古代读音:《广韵》:“助庚切。”《韵汇》:“锄庚切。”《正韵》:“士庚切,鄙、贱之称也。《晋阳秋》:‘吴人谓中州人谓伧。’陆机呼左思为‘伧父’。宋孝武比拟群臣称王玄谟为‘老伧’。”《韩愈诗》:“无端逐饥伧。”这些所举的例子根本不是骂人,为说得更明晰,特地把有关古文献的相关段落列出来分析论证。
关中人历来把脾气不好的人就叫“老伧”。《宋书·王玄谟列传》载,宋孝武帝狎侮群臣,根据其状貌给很多大臣起绰号,曰“羊”、“悭”、“齴”等。王玄谟辅佐宋孝武帝巩固政权,被封为车骑大将军,堪称恩师。但孝武皇帝也不例外地给他起外号叫‘老伧’,原因在《宋书》中说得很清楚:“玄谟性严,未尝妄笑,时人言,玄谟眉头未曾伸,故帝以此戏之。”是说宋孝武帝因王玄谟性格严厉,皱眉瞪眼的脾气而叫他“老伧”。怎么可能骂他的忠臣“粗俗、鄙贱”呢。关中人说:“那老汉是个老伧,不好说话,不过心好着呢。”这里丝毫没有贬低和责骂的口气。
在关中方言区,把脾性不好的人常叫“伧人”。《南史·褚彦回列传》:“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降叛非一。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这里说的常、薛二人之所以“降叛非一”,是他们性格耿直,不隐讳观点,高兴就办,不愿意就翻脸。而明帝不是不了解这种人,若他们二人真的是粗、俗、鄙、贱,那么明帝能“加以重位”吗?再说,常珍奇,汝南人,大明中为司州刺史,降魏后,命其为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河内公;薛安都,河东汾阴人,曾任北弘农(今河南陕县)太守,生性勇猛,善于骑射,喜欢结交勇武侠义之人,北魏献文帝礼待其如上宾。薛安都死后,北魏当局赠他假黄钺、秦州刺史、河东王,谥康。把他们二人称作“伧人”显然也并非骂其粗俗、鄙贱。
《晋书·文苑列传》:“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左)思而作之,抚掌而笑,与弟(陆)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这里是说陆机写《赋》心切,听说左思写《三都赋》,很怀疑。后来左思构思十年,其《三都赋》轰动洛阳,人们竞相抄阅,竟然使得“洛阳纸贵”。这时,“(陆)机绝叹服。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陆机和左思是同时代的文学家,左思比陆机大11岁。除了父辈外,古人通常还用“父”表示对男性年长者的尊称,就像鲁迅把老年“渔夫”称为“渔父”。陆机当过官员,才华出众,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他肯定了解左思的文品、人品和影响,绝不可能说左思是粗野、鄙贱之人。“伧父”在这里充其量也只是个“倔老头”的意思,其读法应为chènɡ fù,而非cānɡ fù。后来辞书上说“吴人(陆机)谓中州人(左思)谓伧”就源于此,但是因为不了解本意,所以对陆机之意误解,对“伧”字误读。
关中人说爱发脾气的人是个“伧头”。尚中贤的元杂剧《汉高祖濯脚气英布》里,英布因为辩论不过张良,就说:“哎,原来这张子房也是个伧头!您待把一池绿水浑都占。”这里的“伧头”是指张良态度强硬,寸步不让。近似于“倔头”之意。英布知道张良是汉朝重臣宰相,而他自己也正要投奔高祖,所以,这里的“伧头”绝对不能解释为“粗野”之意。
《晋书·王献之传》载,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不止怠,风流为一时之冠。”王献之的母亲说献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他与哥哥们在一室玩,突然发火,哥哥连鞋都来不及穿赶紧跑出去;小偷偷他家的东西,别人不敢出声,王献之却说:“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把小偷吓跑了。王献之的“伧”劲,伧脾气,在这里被描写得淋漓尽致。“青毡”疑是当地“侵占”的方言音,若属实,证明史书上也有用方言音代用的记录。王献之经过吴郡,听说一个叫顾辟疆的人家有一座漂亮的花园,当时顾辟疆正在园中与朋友聚会,王献之却不打招呼,旁若无人地乘车直入直出。“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伧耳,是顾辟疆说的气话,类似“倔货”。而王献之也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献之慠如也,不以屑意。”
以上的“伧”在使用时都是针对历史上的名人,他们都不属于“粗野”之人。这说明“伧”仅仅是表示人的性格不“和颜悦色”,而绝不是粗、俗、鄙、贱之类的贬语。关中方言区的人们习惯用“伧人”、“伧脾气”来形容爱发火的人,劝架时会劝说双方“都嫑伧,有话慢慢说。”或者说某某是“伧人”、“老伧”,或者抱怨对方是个“伧头”、“伧豆儿”、“二伧”等。“二伧”疑是从“一说二伧”演化来的,用它来形容某人的“脾气”不好,读音是“cēnɡ”,正确的普通话读音应该是“chènɡ”。如果读成“cānɡ”,关中方言区的人根本就听不懂了。
至于“伧”读“仓”,为“伧促”,其实是假借字;而“伧”读“碜”,为“寒碜”之意,尚未找到出处。看来“伧”的读音和解释应该重新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