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访山东五大发源地
本报记者采访水浒文化研究专家韩之波
东平湖边划船的74岁老张说,曾见过被淹入水底的宋江碑
水泊梁山难见水
梁山寨在池子里建造的宋江战舰
水堡的宋江街
一部《水浒传》,让水浒故事家喻户晓,体现的正义、仁和、豪侠与忠孝精神,已成中华民族共同文化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
4月17日,济南举行山东省水浒文化座谈会,山东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传说,今年将统一申遗,争取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消息在海内外立刻引起广泛反响。
水浒为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水浒到底在哪里?北宋末年108位好汉聚义的水泊梁山,今天还能找到吗?日前,本报特派记者走进作为水浒发源地的山东5个县,撩开水浒的神秘面纱。
1水泊梁山如今不见水
济南以西140公里外的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山东方面介绍就是当年梁山泊所在地。客车驶过一马平川鲁西大地,三小时后,停在梁山脚下,施耐庵高大塑像屹立山门前广场,“水泊梁山”四个红漆大字,镌刻在山脚石崖上。梁山寨倒是一应俱全,但当年水泊和连天芦苇,早已荡然无存。
《水浒传》第十回、第十一回这样描述梁山水泊:“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深港水汊,芦苇荡荡……断金亭上愁气起,聚义厅前杀气生……”
仅仅九百年时间,八百里“沧海”就变成了“桑田”?记者不禁对此地是否为“梁山水泊”原址产生了怀疑。
当地文史家解释,梁山原本叫良山,因汉刘邦孙子梁孝王刘武于公元前161年病死并葬于此,自此改名梁山。梁山泊是梁山地区一座大湖,因黄河泛滥,河水注入湖泊,使湖面扩大,形成方圆八百里的一个大水泊。宋、元、明、清以来,黄河多次决口,河水入湖,泥沙沉积,湖底升高,水面退却,当年“沧海”终成今日“桑田”。
山东省水浒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韩之波介绍,水浒传说故事主要依托地今有梁山、东平县的东平湖,阳谷县的武松打虎的景阳冈,郓城县宋江、晁盖故里,高唐县柴进府等地方。由于年代久远,当年建筑府邸等早已不在。
山东省博物馆文物陈列保管部主任王之厚说,去年该博物馆曾计划办一个水浒文物展,想方设法努力,却没发现一件相关文物。山东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确实没有发现水浒文物,正进行的国家第三次文物普查,也没有发现水浒相关文物的报告。
2史料并无108位好汉记载
如今,梁山寨已是一家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天天有怀揣水浒梦的游客,络绎不绝地从天南海北赶来。
导游介绍,梁山远观如一头卧虎,由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青龙峰四大主峰和骑山、黄山、狗头山等七座支峰组成,海拔197米。梁山寨是以农民起义遗址、遗迹修复建成。宋江马道、断金亭、黑风口、中军寨等《水浒传》里能读到的场景和设施,一应俱全。
山寨黑风口关南端,一尊6米多高的李逵塑像,面北而立,威武逼真,双目圆睁,手持两把板斧,虎视来来往往的游客。当地老人介绍,20年前,梁山一片荒芜。现在的景观、建筑都是依据《水浒传》所设计建设。同样,东平水浒文化旅游区、武松打虎的阳谷县景阳冈公园、郓城水堡宋江街、高唐县柴进府等地,也都是近年开发建设。
水浒和水浒故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中国水浒研究会研究表明,《水浒传》所涉及地名几乎都是真实的,但故事情节基本都是虚构的。部分史料有零星记载,北宋后期,在今梁山县、东平县一带,确有一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领袖也名叫宋江。但起义规模、过程,与《水浒传》描述迥异,义军并未大胜官军,更查不到有关梁山108位好汉的记录。史料记载还相互矛盾,如宋江结局有被官军用计讨捕招降、战败被擒、镇压等多种说法。
不少学者认为,《水浒传》中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例如,小说中经常出现好汉畅饮酸梅汤、吃枇杷的场面,实际上地处北方的梁山泊一带根本不产梅子和枇杷等水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于江苏省,有学者推断他可能根本没去过梁山泊一带。
据悉,梁山寨曾建了一座博物院,展出古瓦片、古兵器、古农作物等,称是宋江起义军所留。在东平县银山镇、阳谷县景阳冈等处,相关人士也宣称发现宋江聚义碑、武松打虎碑,但都未得到学界承认。
3水浒故事有很多版本
乘车进入鲁西大地,沿途视野内“水浒”二字成为绝对的主角——水浒驾校、水浒武校、水浒药房、水浒酒业、水浒运输公司……与当地人摆谈,水浒故事传说无穷无尽。
4月21日,记者辗转来到郓城西北20公里外的水堡乡——文史家根据小说、传说和杂剧综合考证出的宋江的老家。小街冷冷清清,百余米长,两旁都是仿宋建筑,当地人称为“宋江街”。
据世居水堡的老人说,水堡过去确有很多宋姓人家,因常与官僚作对,陆续流亡他乡。解放前,水堡仅存一户宋姓,也因与邻里不睦而下了关东。水堡赵庄村一老人说自己见过《宋氏族谱》,记载宋江原籍淮南,从祖父起迁居山东,落户郓城西北的宋庄,即现今水堡东南隅“宋江街”这个位置。
当地人传说宋江兄弟四人,宋江排老三。宋太公熟读经史,精通医术,常向乡人施舍药剂,曾辟义地18亩供乡民作殡葬之用。但随着最后一户宋氏后裔远走,《宋氏族谱》在郓城不复存在。
数百年来,水堡风行一种自制水浒字牌游戏,玩法与打麻将类似。字牌牌面绘有宋江、李逵等108位好汉形象,以官府抓捕赏银数目为大小,如万万贯呼保义宋江、千万贯行者武松、百万贯阮小五等。看当地人打牌,常会听到“终于抓到李逵哥”之类的欢呼声。
《水浒传》在水堡一带影响极大,但当地人只爱看梁山好汉造反的章节,不愿谈及招安。水堡乡两千多人,农闲时青壮年多外出打工,鲜有人提及自己与宋江同乡,原因是宋江接受了招安,当地人至今不愿接受,他们因此觉得自卑。
在郓城、阳谷等水浒发源地,传说故事还有很多,有的与《水浒传》完全不同。比如,清河县有一座武大郎和潘金莲夫妇墓,今有自称武大郎的后人在守墓,他们说武大郎不是卖炊饼的,而是阳谷县县官。潘金莲举止端庄,秀外慧中。还有一些关于黑旋风李逵的传说,甚至讲他曾教书育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专家介绍,《水浒传》只是根据水浒故事传说加工而成的一部小说,远不能涵盖水浒故事传说全部内容,能搜集整理的水浒传说故事几乎无穷尽,有的内容情节与《水浒传》比较也是完全不同。
搜集民间水浒故事 山东五县联手申遗
4月20日上午,济南历下区文化西路10号8号楼韩之波老先生,兴奋地对本报记者说:“多少年了,水浒故事传说终将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林。”
韩之波是山东省水浒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他说,17日举行的水浒文化座谈会聚集了国内研究水浒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山东省文化、旅游相关部门负责人,水浒故事传说涉及的山东梁山、郓城、东平、阳谷、高唐五县的县领导。会上,多方签署《关于申报水浒故事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议》。
水浒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山东大学历史与新闻学院教授王平介绍,有关水浒的传说故事在发祥地郓城、梁山、东平、阳谷、高唐等地,生生不息。闻名于世的《水浒传》,就是在水浒民间传说基础上成就,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水浒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据介绍,此前包括郓城在内的县级单位申报过水浒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故事单一,不具广泛代表性而数次被拒。韩之波说,该中心将联合郓城、梁山、东平、阳谷、高唐五个县,成立联合申遗领导小组,共同申报。集体申遗已经启动,计划年底前结束资料搜集整理,争取赶上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韩之波说,今后,关于水浒传说故事,将是一片林,而且内容和数量将远超《水浒传》。
□记者手记
水浒就在每个人身上
出发前,我最关心的是山东为啥要申报水浒为非遗而不是申报文物?历经四日采访,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走遍水浒发源地,见到的只是仿古建筑。查史料发现,北宋末年梁山泊的一场农民起义,无论规模、过程与结果,与《水浒传》描述完全不同,更查不到梁山108位好汉的记载。《水浒传》中的故事,虽然能和现实中很多地名对上号,但梁山寨等最多只有原型。
尽管没有找到地理概念的水浒,但我发现,水浒已在鲁西大地烙下印记,每个人都有着梁山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性格,气概豪壮,待人热情,从不转弯抹角。我要找的水浒,或许就在每个梁山泊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