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根据空中威胁的变化,开始了“红旗2号”防空导弹的研制,在“红旗1号”的基础上扩大杀伤空域,提高抗干扰能力,改善战斗使用性能。它于1967年6月27日定型,随即装备部队。同年9月8日,我空军防空导弹部队在浙江嘉兴首次用新研制的“红旗2号”防空导弹,在有干扰的条件下击落一架U-2高空侦察机,证明了该导弹采取的抗干扰措施非常有效。在以后的国土防空作战中,用“红旗2号”又击落过3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1架米格-21战斗机。“红旗2号”的研制成功及其在防空作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已由单纯的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的道路。

1965年提出研制的红旗-2,正是针对SAM-2暴露出来的缺点:机动性差、命中率低,易受电子干扰,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重点是加强了抗干扰措施,后来大量生产,生产型红旗二称为红旗二甲。其改进型有红旗-2B、红旗-2F、红旗-2J、红旗-2P等。红旗-2B为机动式中高空、中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1973年开始设计,1984年定型。该系统由导弹、发射架、62式轻型坦克底盘和制导站等组成。基本作战单位为营,包括6部发射架及底盘、24枚导弹和1个制导站。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强,不仅具有迎向攻击能力,还具有侧向攻击和尾追攻击能力。弹长10.84米,发射重量2322公斤,最大速度3.8马赫,射程7-35千米,射高1-27千米,战斗部为高能破片杀伤型,单发命中率7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