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Victor)轰炸机(11)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4º48";内翼前缘后掠角 52º12",中翼 44º18",外翼

35º12"。全金属结构,内翼由三根梁组成两个抗扭盒,起落架外侧由四根梁组成三个抗扭盒。每侧机翼只有八块承力翼肋。蒙皮为波纹板夹层壁板,外面板与波纹板夹层点焊连接,内面板用铆钉连接。翼梁和翼肋的腹板也采用夹层壁板结构,以提高抗弯刚度。外翼后缘的全金属副翼由电驱动的液压助力器操纵。内侧后缘装有富勒式襟翼,外翼前缘系装前缘襟翼,后改为固定的下垂前缘。

机身——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中部弹舱门用液压收入机身。尾锥两侧是液压操纵的减速板。

尾翼——全金属悬臂式结构。采用带上反角的高平尾,以避开发动机喷流的影响。蒙皮为波纹夹层壁板。升降舵和水平安定面具有两块抗剪腹板和四块翼肋,垂直安定面则采用三梁抗扭盒形结构,升降舵由电驱动的液压助力器操纵。垂尾和平尾前缘均用电热除冰。

起落架——可收放前三点式。八轮小车式主起落架采用油-气减振器,向前收入翼根。并列双轮前起落架可操纵转向,向后收入机身。主轮尺寸 27X6.5,前轮尺寸

30X9.0。采用盘式刹车和防滑装置。机尾装有防撞机轮和着陆减速伞。

动力装置——“康维”11,单台起飞推力 7,825 公斤;“康维”17,单台推力 9,344 公斤。直径 1,067 毫米,长度 3,454

毫米,涵道比 0.3。燃油贮于机翼和机身的软油箱,载油量 30-32 吨。作加油机时,弹舱内挂两个油箱。为缩短起飞距离,每边翼根可加装 1 具迪-海维兰公司的

Spectre 火箭助推器,可使胜利者在 500 米的跑道上作短距起飞。

座舱——气密座舱内五个成员。正副驾驶采用马丁-贝克 3L 和 3LS 弹射座椅。后排为领航员、雷达操作员和电子设备操作员。

系统——增压系统使气密座舱压差保持在 0.63 公斤/厘米。液压系统用于起落架收放、炸弹舱门、前后襟翼、减速板、前轮转向和机轮刹车的操纵。电源为四台

200 伏特 400 赫兹三相交流发电机,通过变流机提供 28 伏直流电,通过变压器提供 115 伏 400 赫兹三相交流电,通过变频装置提供 115 伏

1,600 赫兹单相交流电。应急电源为冲压涡轮带动的一台 200 伏 400 赫兹三相交流发电机和两个 28 伏蓄电池。

电子设备——机头装有雷达,尾锥内装有电子对抗装置。

军械——一枚“蓝剑”核导弹,半埋式挂于机腹弹舱,或 35 枚 1,000 磅(454 公斤)常规炸弹,或四枚美制“天弩”空地导弹(机翼下每侧两枚)。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1頁/共1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