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88
1952 年中期,第一架 HP.80
准备就绪,因为汉德利佩季公司在拉德雷特(Radlett)的机场跑道不够长,所以飞机从陆路被运往伯士康当(Boscombe
Down)。在当地重新装配后,WB771 于当年 12 月 24 日(平安夜)试飞成功。与 HP.75A 型最初的无尾设计不同,HP.80 拥有巨大的 T
型尾翼,保留了月牙型的机翼设计,此设计可使整个机翼沿展向的临界马赫数保持一致。相对于火神和勇士,HP.80
拥有更大的弹舱和更宽敞的机组座舱。火神与勇士是串列式密封座舱,因而比较狭窄。胜利者的座舱一直延伸至机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佳的视野。由于机鼻雷达占据了机鼻下部的非密封隔舱,胜利者的座舱必须高高在上,这样其他机组成员的工作空间几乎与飞行员同处一个平面,事实上,飞行员的位置还要更低一些——按照一般的轰炸机布局,如二战时的
B-17、B-24,领航员、无线电操作员、投弹手是工作在驾驶舱前下方的。6 月,公司得到 25 架飞机的订单,此时官方正式命名为胜利者(Victor)。
与勇士和火神一样,胜利者只有飞行员配备了弹射座椅。最初的设计包含了整体式弹射舱可保证所有机组人员的安全,但巨额的研制费用让空军的头头脑脑们望而却步,1950
年终止了该型弹射舱的研制。于是只有飞行员配置了弹射座椅,其他机组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只有自求多福了。首架 HP.80(WB771)和第二架 WB775
很快便在使用中发现问题,特别是重心偏移十分严重。后续生产的飞机加长了前机身以改善这一情况。这一改变无意中提高了成员的逃生几率。原先的设计中,成员的逃生出口非常靠近引擎进气道,跳伞时十分危险,而改变后就安全多了——之后亦有几次成功逃逸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