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D勇者无畏——“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小史(1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不仅是双中队的编制给美军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战弹性,“无畏”机侦察和轰炸的双重职能也使美国海军的航母特混舰队受益匪浅。在 1942 年 10

月的圣克鲁兹海战中,哈尔西还创造了让武装侦察机在侦察途中临机进行攻击的战法,并用此法重创了日军航母“瑞凤”号。

执行轰炸任务的 SBD 中队通常会编成 3 个小队,各 6 架飞机,每个小队再进一步分为 2

个三机编队,组成双层“人”字队形飞向目标。一旦遭到敌方战斗机的拦截,各小队的 6

架飞机可以在小队长的指挥下集中火力反击,以增强自卫能力。一旦找到目标,全中队的“无畏”即迅速编成一路纵队,鱼贯而下,把炸弹丢在敌舰上。不过,由于常见的机械故障和接敌途中的战损等原因,某个小队中出现双机编队的情况也很常见。

三机编队是 SBD

机群的基本编队单位

凭借着较大的航程,舰载机无疑是二战前和战争中列强海军里攻击距离最远的武器,而在美国海军的阵容中,SBD

又凭借着其有效的攻击方式和多样的功能,成为了舰载机打击力量的核心。无论人们是否这么认为,“无畏”都是当时美国海军当之无愧的“矛锋”。

Slow But Deadly

算起来,“无畏”的飞行性能在当时美日两军的武器库中并不算突出。与她的对手,日军 99

式舰载俯冲轰炸机(也就是所谓的“99 舰爆”)相比,SBD 的速度比 99 式要慢上一大截:SBD-3 的最大速度只有 407 千米/小时,而 99 式则达到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7頁/共2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