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 轰炸机和它的备用品 B-18 上。

SB2U“守护者”俯冲轰炸机
XBT-1
的设计由诺斯罗普公司的埃德.海尼曼工程师负责,约翰.诺思罗普本人则给予其直接指导。当她缓缓驶出厂房之时,这种飞机几乎成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航空设计的典型:下单翼,收入主翼下方凸起舱室内的主起落架,露出下半截的机轮。设计师认为结构强度是俯冲轰炸机设计中的首要因素,因此,海尼曼采用了由诺思罗普在
A 型邮政机上首创的蜂窝晶格机翼结构。这种机翼结构此前已经在道格拉斯的 DC
系列运输机上得到了成功运用。这种机翼结构在初创之时不啻于航空设计上的一次革命,因为它使单翼飞机从此摆脱了框架的限制。不过,蜂窝结构也导致机翼不可能折叠,这就让
XBT-1 成了海军订购的唯一一架采用这种结构的舰载机。为了弥补机翼不能折叠的缺陷,海尼曼竭尽所能的控制飞机的尺寸,原型机的翼展只有 41 英尺 6
英寸(12.65 米),全长 31 英尺 6 英寸(9.60 米),全高也只有 12 英尺 6 英寸(3.81
米),相对于其他飞机来说,这个尺寸还是比较小的。XBT-1 装有一台 700 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 R-1535-66 “双黄蜂”发动机,最大速度为 184
英里(286 公里)/小时。1935 年 8 月 19 日,XBT-1 原型机首次试飞,测试圆满完成。同年 12 月,飞机换上了一台 825
马力的同型发动机,随即在试飞中达到了 212 英里(341 公里)的时速,同时能够携带 1,000 磅(454 千克)炸弹飞到 22,500 英尺(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