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绝对空优——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F-15 鹰战斗机发展史(2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对于静稳定飞机,此时飞机升力作用于飞机重心之后,形成低头力矩。如果平尾产生的负升力 Y1

不足以平衡这一力矩,飞机将低头而无法拉出大过载。对于静不稳定飞机则相反,飞机将出现上仰发散,直至失速。

由此图也可看到,如果推力的水平分量 Pcos(α)小于阻力 X,飞机将减速,导致升力下降,无法平衡重力而掉高度也许有人已经注意到,上面所提到的基本上都和稳定盘旋性能相关,而瞬时机动性却几乎只字不提。这是因为在 F-15

设计的年代,由于武器射击条件的限制,飞机设计强调稳定机动能力。而瞬时机动性成为飞机设计重点以及相关的角度空战战术的提出,则是 80

年代的事了。在正确的设计思想指导下,脱颖而出的 F-15

几乎是当时美国空军“空中优势战斗机”概念的完美体现,深得空军高层的欢心。后来空军一心一意将原作为格斗战斗机设计的 F-16

变成一架战斗轰炸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 F-16 和 F-15 抢资源。那么,F-15 在设计上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视界由于越战的教训,F-15

相当重视视界问题——飞行员的看法是,如果在座舱里看不到外界,那么这飞机就不是一架战斗机。事实上,在近距格斗中,飞行员的视界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飞行员的态势感知(SA)能力。据统计,80%

被击落的飞行员都不知道攻击来自何方。而且根据伯伊德后来的总结,朝鲜战争期间 F-86 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该机的视界比米格-15 好。为了提供良好的视界,F-15 采用了大型气泡式座舱盖,整体式风挡,座椅位置也安排得较高,飞行员几乎 1/3

个身子露在机身外,使得飞行员具有上半球 360 度环视视界,正前方下视角达到 15°,相当出色。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3頁/共5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