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5 机尾特写。后机身中央整流体、尾撑、着陆拦阻钩、收敛-扩散喷口均清晰可见
F-15 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的机尾。其轴对称矢量喷口已经偏转机翼F-15 的机翼设计是依据半经验和当时的线性理论方法选择机翼参数组合,利用飞机设计一体化系统(CADE)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选择有利方案进行吹风试验,选定最终的机翼参数。经过长达
1 年的吹风试验,对 800 个机翼变量进行了试验,包括 74 种机翼外形和 54 中变弯度措施。最后确定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展弦比 2.5,根梢比 5,前缘后掠角 50°,带前缘锥形襟翼;方案二,展弦比
3,根梢比 2.5,前缘后掠角 45°,固定前缘锥形扭转。经过各类改进之后,方案二入选。最终
F-15 的机翼方案为:切尖三角翼,无前后缘机动襟翼,采用前缘固定锥形扭转设计。前缘后掠 45 度,机翼相对厚度为
6%/3%(翼根/翼尖),展弦比为 3,根梢比为 5,翼面积 56.48 平方米,下反角 1°,安装角
0°。机翼上仅有后缘高升力襟翼和副翼共 4 个操纵面。F-15
采用切尖三角翼翼形的原因是很显然的,三角翼在改善机翼结构、增大机内容积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可以使飞机在跨音速区的阻力增加变得更加平缓,飞机跨音速时焦点移动量也较小,减小了配平阻力。不过,在
F-15 原型机试飞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该机并没有翼尖斜切结构。但在试飞过程中发现,F-15 在 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