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 侧面图,不妨与 IAR.80 比较一下
IAR.80 的设计吸收了许多 PZL 飞机的特点。半硬壳式结构的后部机身设计直接来源于 P.24,机身前部包括发动机及其托架、整流罩的设计也参考了
P.24。发动机至座舱间的机身是全新设计的,包括由钢管焊接而成的构架和硬铝蒙皮。驾驶舱内部仪表、瞄准具和其他设备几乎全部是进口的。这一整体设计远比波兰人先进,IAR
的厚积薄发最后终于使其拥有了可以击败 PZL 的王牌。

IAR.80 的控制面板
IAR.80 原型机的研制工作始于 1937 年末。原型机的座舱为开放式,安装 870 马力的 IAR K14-III C32 型发动机(即许可生产的
“土地神”-罗纳 14K II 气冷星形发动机)。原型机制造进展缓慢,1938 年末才进行了首次试飞。然而,试飞情况却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飞机在 4,000
米高度时速达到 510km,在当时这是相当高的速度。而使用同一发动机的 P.24E 尽管总重量比 IAR.80 几乎轻 450 公斤,但时速却比 IAR.80
慢 80 公里。同时,良好的机动性能也使飞行员乐于驾驶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