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米后,速度表才降为零。然后机尾朝下倒飞 150
米。此时,开始加油门推杆。飞行员在尾冲机动中始终控制着飞机,发动机没有丝毫给他惹麻烦。其他机种通常做尾冲机动若发动机没有停车,也要承受极大的压力。接着,他又做了一些其它特技动作。证实了米格-29
飞机突出的低速操纵性,战斗状态的加速性和加力性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方面米格-29 也许是最好的飞机。
进场时,能见度很差,加上他对仪表不熟悉,使他晕头转向。于是瓦西里把飞机接过去,降了下来。
特别让人感到迷憾不解的是姿态陀螺仪,它由一个标有俯仰刻度的转轮和一个能够倾斜以示飞机坡度的“小飞机”组成。它不同于大多数美国飞机上的姿态指示器中的“小飞机”,那些“小飞机”保持不动,而是后面的小球在移动,以显示俯仰角和坡度。苏联人幽默地说:“美国飞机上的陀螺仪是美国人对世界的思考。”
驾驶“侧卫”
在飞苏-27(侧卫)时,有许多方面不同于飞米格-29。首先戴维.诺思在前舱,而布加乔夫在后舱。其次,飞行地点不同,气象条件也好。那是在范保罗航展上.根据飞行表演的安排,他从范保罗机场起飞。

苏-27 飞机重 30 吨,与 18 吨的米格-29 相比要大得多。把它比做美国的 F-15 或 F-14 更为贴切。座舱仪表设备与米格-29
相似。只是各种电门位置不同。发动机启动与飞行前检查都很简单,只几分钟内,他们巳在跑道上做好了起飞准备。将双发置于加力位置,松开刹车,起飞滑跑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