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鼻祖—经石峪
说起经石峪,人们首先会想到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经文刻石,经石峪石刻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和
巨大的规摸,居国内摩崖石刻之首。除此只外,经石峪还是一处环境幽雅,风光秀丽的景区,特别是在雨中漫游,更是另有一番情趣。
在绵绵细雨中,我们踏上了伸往经峪的盘路,往日晴空时的景色看不到了;
山林被一层层轻纱遮住了羞目;
干枯生硬的盘石上发出了光亮;
路边的小树叶上镶嵌上了一串串晶莹的水珠,它们静静地伏在上面,除了滴嗒的雨声之外,没有人打扰它们的香梦。
凡是到过经石峪的人都知道,经石峪是个深藏不露的地方,往往近在咫尺,都难以看到它的真面目,雨雾天气它更显得神秘莫测。
穿过树林,走上石桥,我们仿佛听到了春秋时期于伯牙当年弹奏的优美琴声从远处随雾飘来,奥,到了“高山流水亭”了。
高山流水亭,是于伯牙弹琴的地方。(明 高山流水亭)
于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人,任晋国上大夫。他气宇轩扬,玉树临风,弹得一手好琴。
相传于伯牙在此抚琴,泰山樵夫钟子期天天来到这儿听伯牙弹奏,伯牙便问钟子期:你知道我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钟子期回答说:此曲就是这里的高山流水。伯牙听后感到十分惊喜,能在大山深处遇到知音,非常难得,于是就与钟子期结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无知音,他毅然割断琴弦,举琴摔碎,永不弹奏。
经石峪如诗如画的风光,把古典名曲《高山流水》的神韵 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块巨石上刻的是《高山流水亭记》。明代万历年间,崔应麒的摩刻草书《晒经石水帘诗》把我们带入了《西游记》的故事:“晒经石上水帘泉,谁挽银河落半天。新月控钩朝挂玉,长风吹浪暮疑烟。梵音溅沫干还湿,曲涧流云断复连。选胜具觞恣幽赏,题诗愧乏笔如椽。”
相传:当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归途,路过此处,正好遇到山洪暴发,幸得一只大乌龟相驮。当驮着唐僧游到水深流急处时,谁知乌龟将背一翻,唐僧连人带经书一齐掉进水里。幸亏有个能上天入地的高徒孙悟空,才把他救上岸来。经卷捞上来时,早已被水泡湿了,师徒四人只好把取来的金刚经一页一页拆开,放在石坪上晾晒,结果等经文晒干收取时,发现经文早已入石三分了。从此,人们便把这里取名“经石峪”,把唐僧师徒晒经的石坪称为“曝经石”。
故事非常神奇,而真正神奇的是这片“大字鼻祖”的刻石。
经石峪金刚经刻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经文刻在面积二千多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着佛教《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分目“特经功德兮”,计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共有2799字,字径50厘米。石刻历经千余年风 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捶拓无度,已经残灭过半,现在仅存经文41行、 1069个字。
刻石没有刻制年代和书刻者的姓名。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代大画师孙克宏在《古今石刻碑帖目》中则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聂剑光的《泰山道里记》这样记载: “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经文刻石的作者究竟是谁,至今没有定论。
经石峪摩崖石刻,笔法跳跃,点画峻厚,骨力遒劲,笔锋犀利,以隶为主,富于变化,有的急如猛浪狂奔,有的缓似流水潺潺,曲直顿挫之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乐曲的旋律美。书法家毫无拘束地把真草隶篆各体风格精华融入其中,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民族文化的宝典大作。
清代康有为赞誉石刻为“榜书第一” 。经石峪石刻结体之大、规模之巨,堪称“天下第一”,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1967年为了保护经刻,泰山管理部门在北面砌起石坝,并将水道改在刻石西侧。1982年拨款在石坪周围筑石栏,以免游人任意步入践踏。2002年为了方便游在汛期参观,又建起一座石桥,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1961年郭沫若考察经石峪后写下《访经石峪》诗:"经字大于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只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