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他乡的时候,总是会听到别人用“小资”来形容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可几乎没有人能好好为我解释“小资”的确切含义。对于拿着普通薪水琐碎生活着的我来说,“小资”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华服,可以感觉可以欣赏可以抚摸,却是无法完整拥有。
撇开历史撇开“文化”,我深深喜欢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感觉,喜欢那薄薄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特殊气息。
这座城市里的女子,大抵上,都是有些浪漫的底气的。从张爱玲到王安忆到陈丹燕,柔情万千的女作家们总是用最具份量的字眼,把一份浪漫的温情极尽细致地抖落开去,悉心经营、装点着这座城市。因而,无论是“典型”的石库门里“小家碧玉”,还是普通民宅里的寻常女儿家,无不在心底重重地落下了浪漫的印记。但文字归根到底终究需要一些物质来滋润才能摆脱干涩的,比如,咖啡。
应运而生的,是这座城市的街头,百花齐放般地出现了无数的咖啡馆。时常可以看到孤单的女子独自坐在临窗的桌前,或在面前摊开一本书,却任思绪在咖啡香里翻飞游走;或为自己燃一支修长的烟,冷眼打量着这座城市的浮华与功利。孤单,许是为了日后浪漫的邂逅而设计的,许是一种宁静的宣泄。寂寞味很浓的风景,却是觉察不出做作的痕迹。
而男子们,多是不太愿意与小女子们为伍的,于是,酒吧就成了他们万分钟爱的一个地方。从衡山路到新天地,以及那些零星散布的店子,从羽翼未丰的毛头小伙,到事业有成的都市白领,甚至是阅尽沧桑的“老克勒”们,这座城市里都有适合他们的那扇门。怀旧的、喧闹的、颓废的、另类的乃至怪诞的,酒吧如星子般散缀在繁华都市的街巷里,轮回上演着一出又一出无关他人的悲喜剧。进了门,可以是观众,也可以是主角,在灯影里沉迷,在酒精里放纵。没有关系,因为,黑夜是灵魂的外衣。
有人说,“上海是一座最适合生活的城市。”这才是对这座城市最完美的评价。若问“生活”的概念是什么,在这座我深爱着的城市里,答案已是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