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目古旧的围墙,沧桑的老树,斑驳的花影,以及围墙、老树、花影间饮茶清谈的闲人,这就是成都——川藏线西行起点,五位进藏经历同样一片空白的新驴老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师于此,雄心万丈,准备启程!
————————————————————————————————————
9月4日,早7:30,火车准时驶进成都西站的站台。
身背大号行囊的我裹挟在大队人群间涌出了车站。天色灰灰的,空气里含着大量的水分,顾不上感受又一年来成都的变化,我匆忙跳上48路BUS直奔向西行大本营——“新南门车站”。
昨晚出发前一小时,与在网上及电话里已相约几个月、定好今天一起上路的JACKY联系的结果却是——来自广州的他们爱上了成都的闲适,希望能在这里多留一天,并且已经开始联系包车进藏。这让原想一鼓作气杀到康定的我很沮丧,而且从成都开始包车的做法与原先我构想的进藏行程有太大的出入。我开始犹豫要不要独自上路。但今天开往康定的班车只剩10点最后一班了。怀着微小的希望,再和JACKY打了一次电话,第N次走到售票窗口观望,几番天人交战,我终于秉承安全至上的原则,同意前往宽巷子小观园与他们汇合。
地方并不算太远,大约十分钟后,出租车便已徐徐驶入了宽巷子。说是“宽”巷子,其实只是相对于附近的另一条古巷“窄巷子”而言。沿宽度不过6米的狭窄车道一路行来,满目古旧的围墙,沧桑的老树,斑驳的花影,以及围墙、老树、花影间饮茶清谈的闲人,确实一派很静雅很成都的韵致,难怪让两位南方来客停下了他们的脚步。车停小观园,身背行囊的我艰难钻出车厢,一抬头,却看见“小观园”几个遒劲书法字的旁边分明挂着一个小牌“成都国土房管局招待所”,不由得苦笑,看来一时半会还跟房地产脱不了关系啊。不过没关系,这才第一天,我有大把的时间去遗忘“单体楼”、“小区”,还有“媒介计划”、“楼书”等等、等等。
刚迈进招待所大门,就看见站在花团锦簇的院子里等候的JACKY。先是一个战友间的热情握手,他随即为我介绍了从古色古香的廊上笑着迎上来的女孩CAROL。一阵寒暄问候,午饭时分,我们又迎来了刚从广州赶来的WILSON和从江西转来的小胖。几个未来的旅伴皆是性格开朗,随和可亲,但我心中依然在惦记着包车的事。
还好,车况恶劣的面包车,费用高昂的越野车终于让大家的天平倾向了长途大巴。为了照顾大家的时间安排和费用预算,五个人在房间里多方问询,反复比较,几经周折,最终确定了经康定,往稻城,游亚丁,继而折返理塘进藏的方案。WILSON建议的稻城亚丁之旅虽然在我原来计划之外,但也让我的血液更加沸腾起来。哇哦,大扫荡,一次过哦!!
至此,我们的队伍已集结到位,路线制定完毕,全体队员精神抖擞、装备精良(机械相机N部、数码相机N部、手提电脑一台、还有MP3两部)、“弹药”充足(方便面、饼干、肉干、奶糖、巧克力,甚至还有准备搞希望工程大赠送的铅笔橡皮:),准备在伟大的进藏“功略”的指导下,迎接传说中即将到来的川藏线上的种种考验,把文字记载里的天堂圣地变成自己眼睛和相机里的定格画面。在旅程正式开始之前,请容我先将这五位队员为你逐一介绍:
JACKY: GG。进藏经历0。广州某合资大企业职员,辞职出游。身高面善,第一次当自游人,就选择了沿川藏线进藏,是勇敢还是盲目?
WILSON:巨蟹DD。进藏经历0。 JACKY的同事,辞职出游。年少老成的资深自游人,为这次旅程已规划良久,携带齐全功略,是我们最称职的“数据库”。
小胖:DD。进藏经历0,江西某地企业少东。与WILSON网上相识,只因佩服辞职出游的“强人”而首次加入自游人的行列。年少多金的他会成为队伍里的腐败炸弹吗?
CAROL:天蝎MM。进藏经历0。广州某电台主持人,辞职出游。与JACKY联系于网络。曾徒步博格达、穿越虎跳峡的资深自游人。
MICHELLE:将西藏作为自己在国内最后一个旅游站点的重庆“闲人”——我。虽然从10几年前开始,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就不断有机会涉足川西高原采风游历,但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悲观判断让我放弃了独自进藏的打算。而我能与这四位进藏经历同样一片空白的新驴老驴在川藏线上写下怎样的交集呢?!且请拭目以待。
云雨川藏路
也许,川藏线上那些没能捕捉到的阳光就是要让我们日后记起这段日子,这段旅程,心中是一片遗憾的思忆,从此在云雨缠绵中,终于相思入骨。
—————————————————————————
因为直接开往稻城的车票已然售磬,我们选择了第二天8点整开往康定的“顶极”BUS(其实就是多一个厕所:)临出发前,大家的装备一亮相,呵呵,真是不比不知道,行前家人担心我背不动的大背包与同伴们的装备比起来,还真是“娇小”呐!
寻车、寻位,入坐。服下一颗晕车药,我安心在车座上陷入了睡眠。
醒来时车已驶上高速公路,天色亦开始迷蒙起来,变得比早晨还要昏暗。努力在车窗外寻找身在何处的线索,却只看见一条奔涌的河流,原来已是临近雅安地界。雅鱼鲜美,雅雨缠绵,雅女灵秀,关于雅安的故事已听得很多,看来这名不虚传的“雨城”果真要用一场秋雨来迎接我们的到来。
再行一段,天色愈发混沌,雅雨已开始在窗外飘落。纤弱的雨丝摇曳在初秋的风里,柔媚如发,细密如网,笼罩纠缠住了车窗外的一切。景物顿时显得暧昧起来。有同伴开始担心以后的天气。是啊,千挑万选,选择9月出行,就是想避开雨季,感受川藏路最瑰丽的风情啊。谁愿意在前向阳光圣地——拉萨的旅途中与雨为伴呢?我安慰他们,这只是雅安的独特现象罢了。果然,当下午时分车到康定时,阳光便毫无遮拦的洒在了我们身上,它的浓情炙热让人不禁想欢呼,以为从此踏上了“阳光大道”。
岂料那场多情的雅雨却并未离去,她潜伏在康定城外,从第二天我们踏上前往稻城的旅途开始就痴心纠缠上来,并从此一路尾随,流连不去。
当雨雾夹杂小雪弥漫了整个大雪山,我们还希望那只是山间气候无常;当摄影天堂新都桥被笼罩进一片昏暗,我们安慰自己早见过更美的草原阳光;当窗外原本金黄的稻穗和青稞失却了颜色,我们开始欲哭无泪;当眼睁睁看着众多好景从我们眼前一一流过,却找不到谋杀胶卷的理由,我们只好苦涩的承认,今年的雨季真的——特。别。长。
它让天色铅沉,草原暗淡,让雪山无踪,河流浑浊,更让大家的心情无比郁闷。我们可都是唱着“走向阳光”离家的小孩啊!!!不是说9月是旱季的开始吗?即使是雨季的尾巴,这“尾巴”是不是也太长太粗了点啊?
后来才听说,今年的雨季确实特别长,因为全球雨量都普遍加大了。譬如北京上海的洪涝、浙江的台风、重庆四川的雨灾,还有美国的强力飓风“伊万”。世界各地的天空约好似的,同时放声大哭,就象在为那部气象大片《THE DAY AFTER TOMAROW》列队助阵。谁让我们不幸赶上了这个年头这个时代呢?或许我们自己也是制造这无常天气的元凶之一吧。
慢慢习惯了雨雾的跟踪围绕,我开始试着寻找雨季川藏线别样的美。是的,它让天色铅沉,草原暗淡,让雪山无踪,河流浑浊,但它同时也让沿路空气洁净湿润,尘土不再飞扬,云雾缭绕妩媚,绿意清新充沛,更让珍贵的阳光带给我们更多的欢乐。因为她,偶尔露面的蓝天会换来我们的欢呼;因为她,峥嵘一现的雪山被我们感激涕零的收进像框,因为她,我们会抓紧仅有的几分钟阳光把心里的郁闷都拿出来晾晒,因为她,让我们加倍感受到了日后藏地阳光的美好神圣。但是——
我依然是那样的渴望着阳光啊!想看见蓝天下耀眼的雪山,想看见河谷中清澈的河流,想看见阳光下金黄的青稞,想看见被阳光亲吻到发红的同伴的脸庞。尽管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约会更多的阳光、雪山、河流、青稞,从而晒黑我们的皮肤,漂白我们的心,但那萦绕心中多年的川藏线梦幻依然顽固的提醒着我,这一次走过便是永远错过了。
后来想想,人人都说没得到的便是最好的。也许川藏线上那些没能捕捉到的阳光就是要让我们日后记起这段日子,这段旅程,心中是一片遗憾的思忆,从此在云雨缠绵中,终于相思入骨。
亚丁,记忆中的天堂
雨,依然不依不饶的下着,身上披着的纤薄的一次性雨衣早已是千疮百孔。冻的有点麻木的双手一面紧拉着马缰绳,一面严密保护着怀里的Nikon FM10……
一大早从稻城出发,经香格里拉乡(原日瓦乡),到亚丁村,再骑马从隆隆坝、冲古寺,到洛绒牛场,沮丧的天气、油滑的马帮,高昂的费用,糟糕的雨后道路几乎已耗尽我们的心力。再加上小胖和CAROL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原反应,我们不得以放弃了原定在洛绒牛场留宿一晚的计划,当天撤出峡谷。一切的不顺利,仿佛已注定这是一趟失败的亚丁之旅,即使最后有“他”的出现,亦不能挽回开篇写到的糟糕印象。
但当所有旅程结束,当我在舒适的家里翻看起相册,避开了当时当地马帮的恼人唠叨,山雨的沏骨之寒,那一张张只忠实记载影像的照片,居然在我的脑海里慢慢积累出一个美丽的香格里拉。
看,这是骑马进谷后的第一张照片。CAROL就在我身后,笑得甜甜的;JACKY戴着明明不怎么需要的墨镜,跟在她后面摆出胜利的手势。咳,真是没创意L马道两旁是层层叠叠的原始松林,苍老的松枝间挂着新鲜的树须,新鲜得让看照片的我都仿佛又闻到了那林间雨后特有的气息,清清的、润润的、绿绿的......
这张则是冲古寺,那一大片开阔绿地和蜿蜒水系。葱绿的草地、青绿的塔松、深绿的矮树、还有翠绿的小河。充盈饱满又层次分明,再加上树丛间飘扬的五彩经幡,即使以灰蒙的天空作背景亦不能使之失色。只是,水里点点的波纹提醒我,雨,一直在下哦。
这一张则是两山夹峙间、云雾中的央迈勇。严肃的普贤菩萨在自己和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之间拉上了一幅厚厚的帘幕,把头脸遮得是严严实实。只露出脚边那气势磅礴的冰川遗迹。远远看去就很能震慑人心。只是,那副爱理不理、遮遮藏藏的样子却让我知道什么才叫“真不给面子”!
这张是快到洛绒牛场时的五人合影。利用难得的几分钟阳光,每个人都把自己脸上的笑意尽量的放大,衬着身后仿佛已是触手可及的央迈勇山脚,好一幅慷慨激昂的豪迈形象。沐浴着耀眼的阳光,我和CAROL的红色外套在画面里温暖得触目。放大看,央迈勇神山上似乎还有数道瀑布流下......咦,怎么当时没有留意到呢?
还有这两张,那是路经亚丁村时拍摄的大片青稞地以及藏式民居。尽管那熟到饱满的金黄因为越来越重的暮色和重新开始堆积的雨意而渐渐暗淡,但那种纯粹之美却一点没有退色。先看这一张摄于路左的。近景中的是依缓坡往远处无限延伸的青稞地;中景处是位于半坡上淳厚而雄壮的民居;远景则是在暮色中层层远去的山影。如果说这样的构图里粗犷豪迈的气质更适合阳光的驾临,那么摄于路右的第二张就全靠当时的雨雾天气成全了。近景依然是大片的青稞地,不同的是,这张照片里的青稞却是依缓坡往低处延伸,青稞地的尽头是一栋位置超然、遗世独立的民居和青稞地以外不可见的峡谷。峡谷的那一面,山石陡峭,山色如黛。一幅浓浓的、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云雾从画面的左边弥漫开来,直侵入峡谷深处,让一切显得愈加迷离,颇有些武侠电影的韵致,看得我得意不已:)
一张、一张的看过来,终于,到“他”了!我们在归程中遇到的最大奇迹!如果当时不是那个女马夫偶尔的一回头,如果当时我们不是正骑马走过那段位置最合适的山路,如果当时不是……我的相机里还有胶卷,我们就不可能相遇,并留下如此美丽的影像。在天那边的蓝色天幕下,夏洛多吉“金刚手菩萨”终于露出了他的尊容!虽然他只是撩开了一段云雾,稍稍露出了他威严相貌的一角,瞥了一眼这群就要失意而归的人们,但这毕竟是他的面容,那一小尖晶莹的山顶,向东面披散着迷幻的旗云,超然凌驾于身下浓重的云雾,就这样屹立在云端,以两旁的暗色山壁和老松为框,框出一幅神奇而震撼的画面。但他似乎看不惯我们的张口结舌,等不及我们的顶礼膜拜,就又很快消失在云雾里了,留下怅然若失的我们在那里不停回味。
回味亚丁,记忆中的天堂”。
温情冷雨夜
雨还在瓢泼也似的下,劈里啪啦狠狠地往车窗上砸,就仿佛直接打在了心底。车灯照亮的一小段前路以永无改变的面目向前延伸,前方看不到一点带来希望的标示。我望向车外浓黑的夜幕,心里飘出一个头脑清醒的人绝对不会考虑的问题:我们是否永远回不去稻城了?
————————————————————————
经历了连续6小时的马背颠簸,淋了两三小时的高原冷雨,我们回到隆隆坝时均已疲惫不堪,徘徊在感冒的边缘。再考虑到小胖和CAROL的高原反应,大家一致决定不在亚丁过夜,临时找车回稻城。我本就不太擅长骑马,此刻两腿酸疼得不行,但作为一行人中唯一的川渝人士,当然意不容辞的担当起先头部队的任务。
隆隆坝的停车场上倒是停着好几辆各式越野车,一辆一辆问过去,也知道一起走是不可能的了,遂兵分两路。几个男生先搭上了四川电视台的后排行李位,我和CAROL则坐上了几个深圳游客的包车。他们原是准备到路上的温泉山庄过夜的,只能保证带我们到那,剩下的路程还要靠jacky他们回到稻城后再找车回来接。眼看天色越来越黑,唉,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走再说!
大雨开始倾盆而下,一路上头顶坠石不断,路况颇为险恶,还好掌车的成都大哥车技了得,让大家放心不少。做广播主持的CAROL开始还能强打精神和几个深圳游客聊聊天,密切一下主客关系,一会就只有闭目养神的份了,身处热烘烘的车厢,还一个劲的喊冷。我也好不到哪去。虽然从山谷里带出来的那股寒意已经消失了,但中午吃的那顿饭也早已消化完毕,且倍感口渴,这才记起我们的水好像都放在jacky他们那辆车上了。车窗禁闭、空气浑浊、口腹空空,还在近4000米的高原上疾驰,一向就对健康没什么信心的我觉得自己也快不行了,头脑一片空白,根本懒得去想到了温泉山庄以后的事。咳,车到山前必有路吧,万一他们又不想住那了呢~~~~正想着,其中一位游客开始询问我们在稻城的住宿情况,我一下来了精神,开始大力夸起喜般若藏家庄来。早上出门时的留影也被马上拿出来做诱饵。看他们对之颇为心动,心里开始默默的念着”咒语”:回稻城吧,回稻城吧。
车到温泉山庄,我和CAROL忐忑地留在车内等消息。十分钟后,他们回来了,一句“回稻城吧!”让我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以致他们说的关于温泉山庄的种种都没怎么听进去。仿佛那个地方还不错,为什么又要走呢?也许是这地方太偏僻了吧!也许是我刚才给喜般若打的广告起了作用,或者干脆就是他们看我们俩可怜的小样,决定送佛送到西也说不准。哈哈!不管怎样,几位大哥,多谢了~!
帕杰罗重新驶入雨雾,卸下心头包袱的我加倍感到疲倦。车还在迅即的开着,却因为窗外的漆黑一片而不能给人以前进的印象,时空仿佛已然凝固了。车窗外劈里啪啦狠狠砸下的雨,就仿佛直接打在了心底。车灯照亮的一小段前路以永不改变的面目向前延伸,路旁看不到一点带来希望的标示。我望向车外浓黑的夜幕,心里渐渐飘出一个头脑清醒的人绝对不会考虑的问题:我们是否永远回不去稻城了?
还好那路并不是通往天边的,说不清什么时候,手机终于有信号了。渐渐“活”过来的我开始计算起jacky他们可能折返的时间,密切关注起窗外。
远远的,一束车灯亮了过来,看车型仿佛是辆越野。近了再看,真是jacky他们回来了!!
原来那辆车是四川电视台在当地包的,虽然车上的女编导很好心的把设备都拿在手边腾出了行李位,一路上的颠簸依然让他们几个晕得不行。开车的师傅在把电视台的人送到目的地后,主动送他们回来找人,还拒绝收车钱。小胖本已彻底倒下,还坚持着和另外两个一起来了,真挺感动的~
只是雨雾中,那位当地司机开车那叫一个快,看得我们心惊肉跳。
在午夜的稻城街头盘旋良久,终于找到回喜般若的路。原来的两间房已住下几个洋人,老板娘一面麻利的安排房间(还是他们招待政府干部的房间哦,一般不对外的)一面帮我们准备“粮食”。昨天打包回来的饭菜没想到真的派上用场,迅速端来的暖暖的酥油茶和姜汤一点一点的恢复着我们的生机,再加上罐头、方便面,还有各式药品,一堆人围坐在大厅里吃得热气腾腾,直到老板娘悄悄告诉我们楼下有位高原反应的客人,务必放低声量,我们才惊觉她已为我们忙碌至午夜,而那些酥油茶和姜汤居然是免费的~。
当久饿的肠胃、隐约的晕车感开始慢慢好转时,大家不免又为明天的行程烦恼起来。糟糕的天气,虚弱的病号,不同的消费观,即使经过这样一个温情的夜晚,我们还能一起走下去吗?哎,管他呢,先美美的睡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