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期望的西塘之旅,在一种别样的心情之中结束了。对于我来说可能过多的是一种失望。古镇我去过好多个了。但是一直没有去过西塘,听大家对江南诸多古镇的评价看来,几乎都一致认为西塘是江南几个古镇中最好的。所以本想不在进行古镇游的我,还是决定去一趟西塘,将西塘之旅暂时作为我古镇之旅的最后一站。
在出发之前在晚上作了很多“功课”。大家基本上对西塘人的评价都很高,都很淳朴。也许是我对那里期望过高,造成我最后的别样心情。西塘的风景感觉比江南其他几个古镇要好一些。商业化的气氛没有周庄弄厚,镇中小桥比乌镇的要精致一些。就风景感觉挺好的,尤其是西塘的夜晚。坐在河边吃着饭,感觉很棒。(就是蚊子多了点)
水阳楼的主人徐老师夫妇很热情。介绍他们家的时候很详尽,让我们感受到西塘民居的风格和西塘人的淳朴。介绍完后,我们可以在他家里随便转转,四处坐坐看看,感觉很亲切就像是到朋友家做客。他家养的八哥还会说“你好”呐。
森林芡食糕的老板和伙计给我的感觉也很好,老实淳朴。西塘到处都是买芡食糕的,但是他们家的比较好吃。不比不知道,从别的地方买一盒和他们家的比较你就会发现他们家的芡食糕软和而且细腻。不过由于房子的问题,他们家就要搬家了从河边搬到塘东街了。从水阳楼回来能看到他们的店面。如果行程中都遇到他们这样的人,那我的西塘之旅就完美了。
说完好的,再来说说不爽的。
先说说我住的越角人家,一开始感觉很好。我事先预定的房间,店主家的一个小姑娘怕我们被别人拉走了还特意到车站接我们。在他们家住下后,还带我们去码头坐船。晚上还陪我们逛了一会儿,由于太晚了没地方吃饭了。他还带我们去他叔叔家吃饭(他叔叔家是开饭店的),由于在网上作的功课,我就直接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菜点了起来。我们四个人,点的确实不是很多。菜的味道还凑合。最后结帐四十多。感觉还是很便宜的,正当我想夸这个小姑娘的时候,我朋友就说了,你不知道啊,刚才去上厕所的时候,听到小姑娘正在和他叔叔说,"这些人怎么吃的这么吝啬啊。"。本来出来就是吃些有特点的土菜的,要是吃山珍海味我还要到西塘嘛。听了之后我FT。第二天结帐的时候,我们要老板开发票,他就是不肯(想逃税),说到最后好不容易开了,但是在我们出门的时候又摔本子又扔笔的。
从水阳楼出来往塘东街走,估计也就十五米左右的距离,有一家杂货店。早上走到7点多了,我和几个朋友都渴了而且有些热。走到杂货店,我看到他们家有买明信片的,就拿起来看了,我有个朋友在说要吃冰淇淋,我们都说早饭还没吃,不要吃冰淇淋了。然后大家达成一直意见,就说不吃了。他们继续往前走,我还在那里看明信片,这时候老板说话了:“你们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啊,不买东西,看什么看”,我当时听见火就大了,我说“我本来还想买你的明信片,现在一点都不想买了”,放下他的明信片,我就走了。我刚走没两步,老板大骂“你们还不快点滚”,太气愤了,要不是大清早不想和这个村妇斗气,我上去就想掀他的摊子了。
似乎大家越来越想去没有开发的旅游地点了,因为这样除了那儿风景很好,其次就是当地人民很淳朴,大家很喜欢。但是随着开发出来的景点去的人越来越多,民风似乎也就越来越差。随便找个地点,大家可以调出从最早网友的游记一直到最近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最早都是赞赏,到有一两点批评,到最后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让我不禁感慨,淳朴的民风就那么容易破坏嘛?这到底是为什么呐?
成为旅游热门经典的地方,最后付出的代价就是民风变坏。淳朴的民风为什么就那么难以保持呐。
他们的转变是因为我们的频繁闯入,破坏了他们宁静的生活,他们对我们的报复。还是他们过去的生活空气过于清新纯洁,容易被“城市空气”所污浊。想不通啊美景和良好的人文气氛这才是大家想要的啊。如果只有美景而遇到一帮吊民,那好比在平常美食的时候吃到一只苍蝇,败坏游人的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