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山心向往之已久,虽然夏天不是爬黄山的最佳季节,但是相比较秋末满山的枯草,绿叶的转黄,我更喜欢夏天满眼的绿色,泰山我去过两次,一次是盛夏,一次是初秋,盛夏的生机勃勃更让人心动。怕人多,于是特意选择了一个非周末的日子。7月26号从上海出发,27号早晨8点50分到达黄山市。在火车上碰到一对母女也去黄山,小女孩很有活力,从中铺到上铺来来回回的爬。
下了火车,先跑到青年旅社把房间确定了下来,途中买了雨衣、草帽、地图。一个很象刘若英的前台小姐给我们订了房间。原本我们想在山上住两天,可是前台说周四晚上的不给订,即使交钱也不给订,还强调周四要按周末价对待,搞不懂是怎么回事,我和老公决定在山上住一天,28号返回上海。房间定好之后,前台小姐简单给我们画了一下行程,现在回想,刚开始我们的确是按她的走的,后来就不是了,她实在是高估了我们的体力,呵呵。房间定好之后,我们返回车站买了28号晚上的车票,因为我们的目的主要是爬山,并不想在山下住。出了火车站,准备就地坐车去汤口,可是两辆中巴已经满了,下一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发,他们一定要等到人满才走,火车要等到10点多才有下一班,有点着急。这时候一大堆的出租车司机和三轮车车主涌上来,让我们做他们的车,车站已经看不到游人,打的似乎太奢侈了,还是去长途汽车站吧。黄山的人感觉不太好,趁机宰人,400米不到的路程,居然要我们4元,老公懒得跟他争。长途汽车站的车果然多,一会一辆。所以告诫初次来黄山的人最好到长途汽车站坐车,人力车一般都是1元1人,自己走过去也可以,北海路左拐青年旅社附近就是,那里的车很多。我们这样来回倒来倒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9点45分,汽车开始驶往汤口,买票的时候告诉售票员,到汤口转车上山,售票员到时候会提醒你在哪下车。汽车一路走走停停,11点30左右才到达换乘中心,立即坐车到云谷寺。下车就买了两个小拐杖,事实证明,这个东西挺有用。整个过程中没有看到什么合适的超市买点东西,幸好我们在家就准备的很齐全了。在云谷寺这里买了一袋面包,奇贵,10元一袋,不过比山上应该还是便宜的。买了大门票和缆车票准备进山了,感觉很兴奋,非周末游人果然少一些,坐缆车也不用等着排队,很快就坐上了,缆车上俯瞰景致,很是晕眩,偶尔的加速让车上的mm尖声大叫。12点左右,终于到达了白鹅岭。出了缆车,看到右边的山峰白云缭绕,一团一簇,老公赶紧拍了几张照片,这是我们唯一看到的黄山的云,不知道是不是云海?出了白鹅岭,我们往北海方向进发,山上没有想象得那么热,穿着短袖感觉很清凉,路边有一些上行的游人坐在台阶上喘着气休息,估计明天我也这样了。途中经过黑虎松,那里围了很多人,看来名人效应的确大。在我看来,黄山的松树每一棵都很有特点,不过有的经过人为的宣传和特殊的保护,反而比其他松树更多了游人的青睐。我们没有再往始信峰方向进发,转而去北海,过了一会,就到了梦笔生花,还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等等,山峰秀丽,都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听听导游的讲解蛮有意思。这里人声鼎沸,导游讲解的声音、点名的声音,此起彼伏,暗自庆幸没有跟团。北海很快就到了,在去狮子峰的路上,我们吃了点东西,一是减轻分量,二是补充体能。这一路很幽静,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跟团的都没有上来,一路上只看到几个人,由于精力还比较充沛,很快到了曙光亭,远眺梦笔生花,俯首看到从崖上伸出的一棵扇子松,继续往猴子观海方向爬。猴子观海果然不负盛名,那个端坐的石猴,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产生莫名的遐思,真的不知道它在这奇峰上沉思什么?再爬狮子峰,感觉台阶陡起来,上上下下花了不少时间,但是景致一般,山顶还是很陡的,不知道那些早晨来看日出的人是不是有危险?从狮子峰下来,去往北海的路上,有两条道,虽然终点站是一样的,但是建议还是不要走重复的路,否则有一棵麒麟松可能被错过,虽然我并不知道真正的麒麟是什么样子的。穿越北海,很快就到达了西海,这里宾馆比较集中,我们定的西海水榭,没有找到,就一直往前走,到了排云楼,下午3点左右的样子,人多,嘈杂的很,感觉宾馆应该不是这里,问了一下售货员,还好有人知道,结果又走回去,终于在水库的下面找到了我们的住所。房间是6个人的独卫间,把包放下,狂吃了一顿。从地图上看,有两条路往天海方向,一是经光明顶、飞来石,另一个是经西海大峡谷。和老公商定,决定去爬天都峰,放弃大峡谷,网友说那地方太耗费体力。感觉好,以后还可以再来。大约4点多,天还尚早。因为不打算去西海,所以两个人决定利用剩下的时间窥探一下西海大峡谷的美景。于是,饱餐之后,往排云楼方向溜达。知道走完大峡谷是不可能的,所以玩的很是悠闲,途中经过大王松,好高的一个松树。走着走着,前面突然豁然开朗,奇峰林立,果然有排山倒海之势。感觉自己完全被震撼了。一般导游领大家至此,介绍一下就折回。我们继续往大峡谷方向,路很陡,下面就是悬崖峭壁,奇松随时可见,在我眼里,松树之奇,绝不输于那些名松。碰到一个60多岁的老人,拿着NIKON相机从下面上来,说下面的景色太美了,可是不敢下了。我和老公试着继续往下走。过了一个象一线天的潮湿的山洞,又看到一个黑乎乎山洞,5点左右,天就好黑,不敢走得太深。于是驻足,两个人尽情的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天渐渐暗下来,我催促老公回去。其实走出来才发现,天色尚早,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总是感觉天黑一些。回去之后,计划第二天的路线,决定改走大峡谷,实在放不下峡谷的美丽景色。这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取舍,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第二天早晨3点多,被看日出的室友吵醒了,感觉好困啊。我们早就说好不去看日出,夏天的几率太低了。蹭到4点多起来,屋里已经没人。泡方便面,灌热水,把老公从床上揪起来。吃了三袋面,两个罐头,5点半,天蒙蒙亮,背起行囊出发。路上碰到许多从丹霞峰看日出下来的人群,没有人讨论日出的壮观,估计是失望而归,上行的只有我们两个。雾气很重,能见度比较低。过了太平索道,进入大峡谷入口出。全然不见昨天的山峰林立,只有浓浓的雾气,想象这扶手下面就是万丈悬崖,而今却隐在浓雾之中,更加深不可测。走到昨天的第一个山洞处,我俩坐下来,听耳边山风呼呼作响,犹豫该不该继续下探?惟恐山间的雾一直这样浓,即使冒险下去什么也没看到岂不是白走一遭?更何况那种没有同类只有两个人惺惺相惜的感觉更让人从心地产生一种畏惧。等了一会,传来熙熙梭梭的声音,一对情侣穿了雨披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进峡谷的?我们大家商量一下,决定同行,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吧?瞎聊起来,他们说我俩是多么明智,日出只看到一团糨糊,呵呵。时间已经是6点。穿越了三个黑洞,往下走,没想到很快又拣了一个游伴。说是拣,一点也不为过,这位朋友正坐在石头上打瞌睡。既然都是挑战大峡谷的同路人,就一起上路吧。这个时候才知道了彼此的来历,我们三队人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和南京,学校啦,老家啦,相互竟然也有一些渊源,果然是“海内存知己”。6点半左右才算正式进入大峡谷,路标清清楚楚的标明到步仙桥约3。5公里,耗时约5~6小时。山雾被风吹的忽聚忽散,层峦叠嶂若隐若显,其情其景,如诗如画。这个时候时间和距离在我心里没有一点概念,只痴迷在造物主展现的画卷中。没有想到的是,雾散去的很快,西海大峡谷终于扯掉了它身上的面纱,但见千仞壁立,群峰拔地而起,很多山峰更象是假山堆积的。整个峡谷空灵静寂,我和另一个MM忍不住大声的尖叫。每个人都尽情的放纵自己的思维,想象这奇峰怪石的形状。这里的山峰不象排云楼那里,都有自己的名字,至少地图上是没有标。也不象梦笔生花那么有名,其实梦笔生花和这里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大家走走停停,对山峰指手画脚一番,拨弄一下清澈的溪流,拍一拍照片,偶尔碰到机灵的松鼠,噌的一下跑到草丛里。更好笑的是还看到一只鬼头鬼脑的田鼠,是不是它也要吃松子呢?到达谷底之后,开始了往上爬的过程。下山容易上山难。我开始喘起粗气,一手紧紧抓住铁栏杆,一手拄着小拐杖。老公要帮我背包,其实他的包也重呢,更何况他要克服的重力可比我大啊。我提议北京和南京的朋友先走,我和老公显然体力不如人家。他们建议边歇边走,还可以欣赏美景,大家于是一路海阔天空,讲讲祖国的名山名川,旅游的苦乐。南京的朋友是个典型的背包客,走过许多地方,就连北京的两个刚本科毕业的朋友也是游历了很多地方。我和老公自愧不如,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却没有时间。其实中国有多少让我向往的地方啊,什么时候才能自由自在的尽情遨游呢?过了很长时间才碰到两个人,是从步仙桥方向下来的。偶尔能听到山间游人大声叫喊的回音,看来有人开始下谷了。大峡谷的魅力绝不是仅仅如此。当我们正对着地图感慨,穿过一段栈道就离步仙桥不远了时,我们的视觉又一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峰回路转,一段凌空栈道陡然出现在眼前。往下看,峭壁垂直,往前看,石峰矗立,更绝的是空中燕子飞舞,北京的MM说她来生要变成一只鸟,大家补充说,不仅是鸟,还要是大峡谷的鸟,哈哈。这里的美丽不用再说了,游黄山千万不要错过啊。大家不住感慨劳动人民的伟大,居然在这绝壁之中造出这么一条道路,让人们有机会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到这里才感觉黄山的200元门票其实是很值的。走到步仙桥,算是出了大峡谷,11点多了,果然有5个小时,碰到了几个进谷的人,有一种始得返人间的感觉。步仙桥离天海有2。5公里,全是上坡,这一路走得很辛苦。中途休息时,回首看峡谷,苍苍莽莽,栈道若隐若现,我们是从那悬崖峭壁上走下来的呀。对面的山峰则完全改变了风格,不再是刀劈斧砍式,而是圆圆的馒头状,黄山妙就妙在风景永远不是单调的,或是迎风而立的松树,或是绽放的无名野花,总是恰当的点缀在峭壁上、崖缝里,向人们展示勃勃的生机。过了天海,北京的两个朋友和我们不走同一条道,大家就地分手,虽然相处不过一上午,甚至彼此都不知道姓名,但是还是有点依依不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相逢处,尽欢颜。人生一世,相逢就是缘份,至少我们大家在峡谷中留下了共同的足迹,聚散和永远其实根本不重要。继续往前山鳌鱼峰,百步云梯,大概是黄山的传统路线,人很多,坐下来清点了一下包裹,该吃的东西都吃掉。虽然这时候大部分都是下坡,但偶尔也有一些上坡。上坡的时候,双腿如灌了铅,尤其是百步云梯的地方,只好手脚并用,因为后面都是人,没法休息,只好一气爬上去,累得我直喘粗气。山上的路不是直上直下的,峰回路转处,总是别有一番洞天,给你一个新的惊喜。前山的景致的确是以雄伟见长,相比较后山更多了些阳刚之气。很多老外兴奋的嗷嗷直叫,不知道他们在喊什么,但那神情告诉我们他们被眼中的美景折服了。在迎客松那里拍照的人非常多,我一直认为在整个黄山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松树,只是它的位置长得实在是好,所以引无数游人驻足。不远处的天都峰上人们正拾级而上,松树跳天都、鲫鱼背近在眼前,可是实在是没有力气往上爬了,虽然时间绰绰有余。既然不上山了,索性慢慢下山去,既可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还可以省掉缆车费。事实证明走到途中我们就后悔了,6公里的下山路,足足走了2个多小时,更要命的是腿疼得要死。越往下走越热,汗流浃背,风景却大不如前。到慈光阁时,最后一点力气都用完了。回到黄山市,晚上5点多,吃了点东西,坐车回家,29号到达上海。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更有意思的是,出站时又碰到了那对母女,于是和老公相视而笑。附全程花费:
吃:4瓶矿泉水+2瓶保温热水+1瓶旅馆灌的水,1袋面包,1根黄瓜,2个西红柿,4个罐头,4个梨,5个苹果,6袋方便面,10根火腿肠,回黄山市后消费: 5个桃子,1顿饭63元,共计184。5元;住:山上6人独卫房, 120元/人,共计240元;行:往返卧铺688元,10元订票费,黄山至火车站汽车:13/人单程,进山旅游车:10元/人单程,三轮车:7元,上海火车站到家:2元/人单程 缆车:65/人,门票:100/人,是半价哦 共计:1135用:帽子:5元/人, 雨披+地图:5元 小拐杖: 6元 共计:21元
总计: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