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我生在牧民的家里,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当我的身躯一样爱惜……”腾格尔低沉而悠扬的歌声常常带我走进梦中的草原,远古的塞外,我心中的内蒙,就是那蓝天白云下,牧歌嘹亮中,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图画。当终于有机会来内蒙时,我满怀热情,渴望感受塞外的激情与欢乐。
边城楼宇临天立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为内蒙古草原民族重要聚居地,有蒙古、汉、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34个民族共居。接待我们的同志开车将我们从机场带到宾馆,沿途道路宽畅整洁,两边绿草如茵,白杨成林,楼宇林立,完全一个现代化的都市,让我不禁感慨:昔日边城千里雪,今朝塞外亦江南。接待的同志笑称,不少外省的客人进入呼市时,大为吃惊,以为这里没有城市,只有草原,上班也得骑马,没想到这里也和内地一样的繁荣现代。
第二天一早我们车行了九十公里,就到了真正的草原——希拉穆仁草原。快到草原时,路边有许多蒙古族青年,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手捧哈达和美酒等在路上。据说这是蒙古的风俗:下马酒。过去没有汽车,客人都是骑马而来,主人迎接时,请客人下马,并以酒表示尊敬。我们逐一下车,蒙族姑娘双手捧着哈达,右手哈达上放着一只银碗,一位蒙族小伙拿着白酒,在客人面前斟满,姑娘放声高唱动听的蒙古歌曲,在歌声中躬身献上美酒,客人端起酒,用食指蘸酒,先洒向天,二洒向地,三洒向自己的额头,喻示着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后一饮而尽。听说不喝就是对主人的不敬,所以我们不敢怠慢,在酒的浓烈中,我们已感受到了蒙族人的热情和豪放,也初步领略了内蒙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的传说。喝了下马酒,我们上车,继续前行,蒙族青年纷纷上马,奔驰在汽车两边,一路将我们迎入草原,迎进蒙古包。
蒙古包中地毯上放了一张矮桌,牧民们是不用凳子椅子的,我们脱了鞋盘腿坐在地毯上,桌上已放满了奶皮、奶片、奶酪、奶饼、黄油等等各种奶制品,主人给大家斟上奶茶。据介绍,奶茶是蒙族人民重要的饮料,牧民们长期食用羊肉,油脂高,通过喝奶茶可以中和,保证身体的健康。但是内蒙并不产茶叶,所以在古时候,中原和塞外互市贸易中,北方常常用马匹换取中原的茶叶,有时甚至会因为茶而引起战争。不过奶茶所用的茶叶和我们平常饮用的并不一样,叫砖茶,将茶叶椿在一起,结结实实,象块砖头。喝茶的时候,用利器在砖茶上凿下一块,在水中煮沸成红色,冲入牛奶羊奶,便成了浅咖啡色。喝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盐或糖,另外还可以加入一种炒米,这种炒米可能是一种小米,炒熟后可以直接当零食吃,也可以加入奶茶,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桌上还有一种点心,叫酥油果,我估计是用羊油炸的,挺香,至于其他的奶制品,对于我就有些不能适应了。
这时包外有人喊:出来看杀羊。我们走出蒙古包,外面一个汉子,把一只绵羊四脚朝天地放在一个特制的铁架上,拿出刀,在羊的腹间开了一刀,然后只手伸了进去,这是蒙古草原独特的杀羊方式,称为开膛掏心。在生命即将结束的一刻,绵羊也只是乱踢了几下,竟然一点声音也没发出,引得同行中有人说,怪不得有人形容温柔的象绵羊一样,原来绵羊真的太温柔。汉子的手在羊腹中折腾了几下,羊很快不动了,当地人说这是把羊心处的动脉弄断了,这种杀羊方法可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只是似乎有些太残忍,而当地的风俗是,在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说羊可怜,否则这只羊将永世不得超渡。再看那汉子剥羊皮的功夫,也勘称一绝,三下五除二,便将一只整羊皮剥了下来,与疱丁解牛同比,可称蒙汉剥羊。
走出蒙古包,我们来到草原上,天旃蓝,白云飞朵,低低地立于天地之间,近处的有如青纱,触手可得,远处的好似雪山,远在天际。蓝天白云下正是美丽而辽阔的草原,有人说,内地人看到了草原就象草原人看到了大海,同样都是一望无际,同样都令人心况神怡。由于今年雨水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对牧畜的限制,曾经一度草原无草的现象今年没有发生,草原上草丰羊肥的景象又回来了。
草原上有一座敖包,以前我一直以为敖包是个蒙古包,这次才知道,原来是用石头磊成的石包。草原上是广袤辽阔的,所以古人为了识别方向,便在草原上磊起敖包,如同海洋中的灯塔,敖包的南方有石座,目的是指示南方,这样牧民走到此,只要看到敖包的石座,就可以辩别出方向。后来敖包被牧民渐渐奉为神灵,重要的祭祀活动都在此举行。青年男女恋爱时相约地点也在此,因为草原上没有其他可以标记的建筑物,那首敖包相会所反映的就是这个情景。草原上的人在路上常常捡上几块石头,走到敖包时,扔到包顶,其中多少有着宗教的含义,表达着祝福和祈祷。所以一般的建筑物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越变越小,而敖包却随着时光的流转越长越大。
招呼吃饭时,回到蒙古包,桌上摆满了羊肉,有羊排、羊血肠、肉肠、羊肝、手抓肉等等,羊身上所有的部分都可以做成美味佳肴,这便是蒙族人平常的全羊席了。为了照顾我们江南来客,主人勉强做了几道凉伴素菜,这在真正的牧民家中是没有的。其中有道菜叫沙葱,可能是葱的一种,细细的,加上作料,很香。还有一道面食是油面,有点象内地的凉面,吃起来口感不错。接待我们的同志要打开两瓶白酒,我们连忙阻止,只需一瓶足已。他们笑笑,这里喝酒是论箱不论瓶的。每个人面前有个酒杯,在江南我们用来喝茶,倒上满满一杯,正好二两。如同平时酒席中一样,大家频频举杯,互致祝意,不一会功夫,一杯酒下肚了。此时,才开始了蒙古包中的热闹。一位蒙族姑娘在蒙族小伙马头琴的伴奏下,歌声洋溢,手中依然是哈达美酒,走到了我们一行的团长面前,琴声悠悠,歌声悠悠,团长接过银碗,豪迈一饮,边上的人却立即又斟满酒杯,接待的同志这才告诉我们,歌声未完时不能喝完,如果喝了,还要继续斟满再喝,大家在笑声中看着团长多喝了一碗酒。姑娘给每个客人都敬了一首歌一碗酒,大家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再次频频举杯,大杯喝酒,大块吃肉,仿佛远古的豪情。接待的同志也亮起了歌喉:炒米奶茶手抓肉,让你吃个够……
呼市有许多寺庙,蒙古语称之为召,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大召和小召,我们去了小召。小召其实并不叫小召,有个蒙古语的名字,我没记住,但寺庙牌额上写着延寿寺,当地人习惯于将两座有名的寺庙称为大小召。过去蒙古人是比较信仰喇嘛教的,所以我猜想小召也应该是藏传佛教寺庙。呼市还有一些古迹,最著名的是昭君墓。昭君是汉元帝的嫔妃,由于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能得皇帝临幸的很少,当时宫中由画师毛延寿为嫔妃作画,让皇帝在画中挑选,因此嫔妃们都贿赂毛延寿,而王昭君不愿为此,结果画中掩盖了她的美丽。而当呼韩邪单于向汉帝和亲时,昭君毅然自荐,汉元帝此时才得见其真容,不禁为之倾倒,可惜金口已开,只好忍痛割爱,事后忿而处死毛延寿,然而这却促成了民族融合的千古佳话,昭君也成了蒙汉人民心中的女神。今天的昭君墓距市区不远,巨大的土冢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格外的显眼。土冢上芳草萋萋,有石阶供游人登顶。我们逐级而上,在顶上远眺四周,江山一派,风光无限,不由思量:佳人曾在此,青冢不为欺。千载和亲后,功名犹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