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立龙门山脉成都段旅游资源整体开发领导小组 资源普查下周展开
民革成都市委主委、原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孙传敏,在全方位比较龙门山和阿尔卑斯山后提出:将龙门山打造成为成都的“阿尔卑斯山”。记者昨日获悉,这种设想很可能成为现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龙门山脉成都段旅游资源整体开发领导小组,将从下周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资源普查工作,全面调查龙门山地质构造、植被、动物、环保、气象、灾害等情况,为打造成都的“阿尔卑斯山”提供决策参考。
大胆建议
专家:打造成都的“阿尔卑斯山”
孙传敏在瑞士生活多年,并取得了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对高山情有独钟的他,全方位比较了龙门山和阿尔卑斯山区位、地理特征、天气、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等情况后,惊讶地发现,两山竟如此相似。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孙传敏脑海中产生了:何不将龙门山打造为成都版的“阿尔卑斯山”?
孙传敏认为,时下流行的“农家乐”景点打造模式对打造龙门山并不适合,龙门山的打造应走高端路线,往国际会务、度假旅游方向发展。他认为,成都经济已对周边形成了一定的辐射,加之新近被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应该有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端旅游景点。同时,随着现代人休闲意识、健康意识的加强,随着70后、80后人群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成都人的“活动半径”必然扩大,对“上山入海”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由此,孙传敏认为,高端路线和丰富、健康的旅游品种才是适合龙门山的打造方式。
成都行动
下周起 全面清点龙门山旅游资源
昨日下午,市旅游局局长杨小英在接受采访时披露,龙门山资源普查工作将于下周展开。杨小英介绍,市委、市政府对专家的这一提议非常重视,市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龙门山脉成都段旅游资源整体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平担任,副组长由副市长何华章担任,市级相关部门以及龙门山脉所跨的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等五个区(市)县政府为其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邓工力担任办公室主任,而她本人则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下设4个小组,分别为综合组、资源普查组、策划组、专家组。
杨小英还透露,从下周开始,资源普查组工作人员在接受简单培训后,将分赴上述五个区(市)县,集中三个月时间开展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内容包括龙门山地质构造、植被、动物、环保、气象、灾害等情况。今年10月,资源普查综合报告将正式出炉,那时龙门山是否适合打造成为成都版“阿尔卑斯山”,将有最终定论。
景区设想
彭州:考虑景点对应打造
据了解,龙门山成都段主要在彭州境内,面积超过800平方公里,其自然风光、地质奇观等都集中于此。
昨日下午,受彭州市委书记门生委托,彭州市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长张映明接受采访时说,“旅游树形象”是这一届彭州市委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一年多以前,彭州市就提出“龙门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概念。2006年底,彭州市入境游旅客数量突破5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并极大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但龙门山旅游能量远远没有全部释放出来,开发档次也还不够高。”张映明说,成都市对龙门山进行资源普查,迈出了整体打造龙门山景区的重要一步,彭州市委、市政府对此感到很振奋。今后一段时间,彭州将积极参与资源普查工作,为成都市对此事的科学决策提供详尽的数据和材料。
张映明表示, 阿尔卑斯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山地旅游景区,地貌与其相似的龙门山一旦被确定按阿尔卑斯山模式开发旅游,彭州将考虑把龙门山的景点与阿尔卑斯山对应起来打造。如在高山部分以雪景、万亩野生杜鹃、高山草甸为主,发展高山观光游;而在山口海拔较低处,则发展山地度假休闲游。张映明进一步透露,阿尔卑斯山以铁路为主要交通方式,目前成都相关部门正在制订方案,龙门山景区也有可能会开通轻轨,满足游客观光需要。
业界展望
打造“阿尔卑斯山” 前景相当好
昨日,得知龙门山有可能被打造为成都版“阿尔卑斯山”时,全国特级导游、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周小丁直言“这是一个机遇”。他认为,将龙门山按照阿尔卑斯山模式打造,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可作参考,那里的环境与背景与成都最相似。同时,龙门山的打造不能仅着眼于旅游,可从“大休闲”角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周小丁说:“成都周边的高端旅游产品偏少,如果能打造出‘阿尔卑斯山’层次的产品,将来成都的旅游前景,那是相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