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20(第五天) 贾登屿 —— 禾木 晴
风雨过后总有美丽的彩虹,虽然我们没有看见彩虹,可一觉醒来,这是我来新疆后第一次睡到太阳出来。隔着玻璃窗看见晴空万里无云,一阵雀跃,立马起床整理准备寻找马夫向导。一出门,明显的感觉到了寒冷,外面停靠着的旅游车上的车窗都结了一层薄冰,只见司机往车窗上倒水用小刀刮,否则这前车窗根本无法看清路面。我们一路兴冲冲的寻找马夫,毡房里的老板积极为我介绍马夫,马队队长很快在一通电话后过来。杨天雄——马队队长,美工出身,传说中贾登屿到禾木徒步线路的挖掘者,网上极为有名。所谓的马队,也是由国家统一管理,一匹马的价格为150元,马夫向导则要200元,还极为正规的要求游客买保险。马队的价格很难还,除非人多,雇的马多,才能在马夫身上还点价格,几乎处于国家垄断。在还价无望后,我们决定雇一匹马来驮背包,减轻负担使我们可以空手徒步。马队队长建议我们10:00以后开始徒步,因为太阳在这时候开始阳光普照,可以减去很多寒意,10:00我们准时出发了。
初见我们的马夫,心头掠过一丝郁闷,马夫看上去足有40岁,中年的样子使我想到我们将共同走过38公里,怎么沟通?开始他也不太搭理我们,我们似乎也找不到更多的话题,将背包驮在马上后,他径自出发,全然不顾我们是否跟的上,我们开始翻越贾登屿的第一个山头。第一个山头上有检查站,检查站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游客私自雇佣当地人的马(俗称黑马),我觉得更多的是国家垄断了马队,让一切似乎正规化了。幸好我们是正规马队,很快就翻越了第一个山头,当翻越第一个山头时仿佛看见了另一片天地似的,天很蓝很蓝,白桦林所有的数叶都已经泛黄,在阳关下金灿灿的,成群的牛、羊,成片成片的朝我们走来,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世界里,成为了一个拥有一切的贵族。远处慢悠悠地走来一群骆驼队,领头的是主人,看见我们举起相机,赶忙停步摆了个极具个性的POSE,我乐的不管他是否听得懂汉语,直呼可爱、谢谢!完全忘了刚翻过山头时气喘嘘嘘的样子。
我和LP开始踏着碎石的马道,盘走于一个个山头,虽然这些山体不是很高,但是喀那斯湖还是在我徒步中忽远忽近,终于走上了一个高高的山体,俯视呈U字型的喀那斯湖,那份感觉就象把整个喀那斯湖环抱于胸中,立刻我变得如此的高大,如此的生气勃勃。LP对着天空开始大叫,似乎在发泄着什么,但是更多的是释怀,一种远离城市的释怀。U字型的湖水在各个山体中穿越,哪怕站的很高,我都能清楚的看见水流很急。四周除了我们三人外,看不到任何人。我和LP席地而坐,。全然不顾地上泥土的飞扬,静静地看着湖水长时间发呆,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就想彻底的放松放松再放松。这时候的马夫也躺在草地上休息,抽着土烟,马儿在他旁边低头吃草,由于他躺的地方是高山草甸,因此他的身后就是蓝天白云,那种场景只有出自画家的塑造,可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我拿着各式的小点和牛肉干开始和马夫套近乎,不一会我们就混的很熟,虽然他的汉语很一般,我们用很慢的速度交流,但还是常常发生互相的不明白,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互相交流。他是一个六岁女孩的父亲,从这我很快知晓了他的真实年龄,当他知道我的真实年龄后开始由衷的流露出羡慕,一再表示这里的太阳厉害,我顿时觉得他有了符合他年龄的可爱。一直做马夫的他也有着对外界的了解,知道上海,更对我所告诉他的驴友生活方式所理解。
从贾登屿到禾木的38公里徒步途中也有门票收费站,票价60元,一般只有驴友会来,因此门票收费站虽然看上去看得很紧,但是我和LG依旧拿着学生证还是混了个半价,等于买一送一。收费站地方是我感觉最美的地方,也是我近距离接触喀那斯湖的地方。高山、木屋、河流、湖边正在吃草的马儿、泛黄的白桦树群以及一座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木桥组成了一个极具欧洲特色的风光,我很惊讶大自然的美貌。
我和LP为了拍照,走走停停,已经徒步了5小时,终于在半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休息小站,站里就母女二人,我们点了些拌面,奶茶和奶酪,在攀谈中我们知道每年的冬天这里就要封山,那时她们就要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想想我们都觉得后怕,我对奶茶和奶酪一直没有好感,他二却吃的津津有味。我走出小站,向四周走去,突然在栅栏外的看见一位老婆婆坐在木桩上晒太阳,由于她不懂汉语,无法确定她是不是站里母女的亲人,但她那和蔼的样子却令我又端起了相机,神气的是她象个专业模特一样,不停的变换姿势,满足我取景的需要,当我点头致谢时,她笑着对我拍拍自己的口袋,我懂了,人家是一位职业模特啊,我付了点小费,她又朝我微笑起来,这时LP和马夫也走了出来,我依依不舍的与老人道别,
马夫出于热情不停的怂恿我们骑他所养的白马,LP终于骑上了马,马很温顺,名字叫K,今年8岁,只要一停步就会低下头吃草。不知道马儿是对汉语不懂还是只听得懂主人的语言,无论我怎么喊叫~~~它都不理不睬。38公里的路还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走这么长,和马夫混久了,他和LP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赛马,马夫看LP胆子大并已会驾驭骑马,在他的一下马鞭一声吆喝中,马儿飞奔起来。这时马夫兴奋开始向我们展示他的马上骑术,双脚站立在马背上,马在朝前飞奔,看得我们目瞪口呆,这时正好有另一批徒步马队过来,另一队的马夫可能是路程无聊的结果,倒骑着马跟在最后,耳上还挂着客人的MP3。他向我们炫耀在十年前就可以马背上行走,惹来了大家一阵起哄,这条“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原本将美貌深藏,是那么的孤芳自赏,由于一群群“驴友”的出现而变得精彩异常。
一批批的马队从我们身前走过,LP和马夫也赛马跑了不知去向,这时的路上只有我一人在慢慢的走着,但面对四周的景色,一点没有孤独和害怕感,这时的我就想把时间停止,能把这变成永恒。走了10个半小时后,在太阳下山前,我们终于完成了38公里的整个行程,我们是当天最后一批进禾木的徒步者。进入村子天空已经暗了下来,我们没有进马夫介绍的小木屋,主要原因是因为所有的马夫都介绍那家店,肯定会造成热水的紧张,好几天没有洗澡的我们很想痛痛快快的洗上一把热水澡,因此我们离开了马夫,准备自己找住宿的地方。“青年旅舍”——我们经常去的旅馆,在成都,丽江,杭州等都极为有名,每次只要有青年旅舍我们都会不假思索的进去,我竟没有想到在如此偏远的禾木也有青年旅舍。禾木的青年旅舍看上去就比其他小木屋大,硕大的广告牌嵌在木屋正面,非常的醒目,这不由不让我想起来的途中,几乎每走十公里就会有青年旅舍的标识石头,告诉我们离禾木还有多远。我们进去一看,非常干净整齐,60元/双人间的价格也令我们非常满意,再巡视公共卫生,有四个热水龙头,这立刻让我们摆脱了昨天晚上洗澡的阴影。很快我们变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木屋。LP第一时间放下行李就飞奔进浴室开始洗澡,回来不停的炫耀那个舒服就象沐浴在阳光下一样。此时已经是晚上10:00,我们还没有吃饭,此时的旅舍的还是非常的热闹,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在那里聊天。当我们出现在小餐厅是已经没有一个人了,老板并没有因为客人少就不提供晚餐,价格很实惠,味道也很好,在这里也是我来新疆后第一顿美味佳肴,虽然很简单,但是我觉得那蔬菜特别的新鲜,肉质特别的鲜嫩。老板闲来无聊,开始和我们交流起来,原来禾木的青年旅舍没有国际联网注册,只是老板自己起的名字,当然老板也不是不见市面的人,自然想去注册加大影响力,但是注册费用的昂贵使老板打消了念头,现在生意在价廉物美的前提下一样火爆,我和LP立刻异口同声得告诉老板,我们回去会为他免费做广告。老板告诉我们,他的经营理念就是绝不宰人。问起冬天这里封山,村里人怎么过活,我竟然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每年的6—10月是禾木对外开放的时候,大家多以开旅舍为生,每年封山后就什么都不干,犹如冬眠般足不出户,老板一家已经开了三年旅舍,冬天靠开的烟杂店使自己忙碌(但是大多时间都是无所事事),如果遇到特殊原因一定要下山,就要用两三匹马拉上冰橇出去,到布尔津要花去三天三夜
回到房间,已经很半夜了,大多数的背包客已经睡下,在这里由于青年旅舍的温馨,丝毫没有偏远乡村的落后感觉,反倒觉得回归自然很舒坦。由于走了一天,很快地的就进入了梦乡,期待着明天的日出。由于太晚我们没有联系团长,短消息告诉我们他们也已经到达禾木,期待明天日出的大汇合~~~~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风景)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风景)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风景)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风景)

(徒步禾木途中那位象专业模特的哈萨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