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号
早晨一如既往地醒来得很早,5点30分。德黑兰的晨曦依然是来的静悄悄的无声无息地就洒在我的床头,在这个苍茫的时刻,我意识到这是我在伊朗的最后一天。
起来吃早饭,摩尔西德看见我就对我会心一笑:今天要走了吧?我说是的。我坐在餐厅靠窗的位置,看见摩尔西德去了一趟厨房,过了一会,那个平时不苟言笑的厨子今天高高兴兴地端上了早餐,我一看,居然居然是2个荷包蛋和一碗面条,还有2片西瓜,怎么回事?抬头一看,就发现摩尔西德在对我笑,哈哈,这小子,还真的有心哦。
我一个人在慢慢地吃着,总想让时间过得更慢。有几个伊朗客人来了,他们也是客气地笑笑,然后就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吃着。又来了一个伊朗人,隔了大概2个位置,开始和我聊天,小子英语不错,但是一开始我就发现他很难对付,因为他的嗓门实在是太大,开始是谈他对伊朗国内形势的看法,然后谈到国际安全形势,简直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我实在是不喜欢这样的人,就干脆让他一个人说,小子还不知趣,说了大概半小时,到了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我们。最后我忍不下去了,就对他说:先生,我们的声音太大了,影响了他人的食欲了吧?他愣了一下,脸红了,后面直到他离开餐厅再也没说话。摩尔西德对我挤挤眼睛,笑了。
和小猫按计划去了阿扎地广场,先去了mellat地铁站,再换车到了azhadi,从那里坐BRT到了广场。
阿扎地广场上有一个自由纪念塔,由于其形状象两腿叉开,在伊朗的中国人给它起名“大裤衩”,它是1971年为纪念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而修建的,塔的形状是下面的两个巨大的碑柱斜着向上合二为一,高高的矗立在蓝天下,整个碑身嵌有绿色的条纹,碑下有伊斯兰特色的圆拱门的设计。气派雄伟,风格新颖,典型的伊斯兰风格,非常的壮观,塔高 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在广场上有绿地和喷泉,周边有伊朗绿、白、红三色国旗在空中飘扬。阿扎地广场本身是交通的环线,德黑兰的道路中枢。真难想象6月在这里曾经有上万人在这里集会游行示威。
离开了广场,我们原路返回,想去皇宫博物馆。隔壁的公园肯定是没时间去的了。问路得时候,遇到了一个伊朗中年人,他还没等我开口,就用汉语问我:你们是哪里人啊?居然有江浙口音!我和小猫喜出望外,马上用汉语问他:你会汉语啊。他得意地笑了,我当然会啊,我在义乌做了8年生意了啊。我刚才一看你们就知道你们是中国人啊。他把我们一直送到了皇宫,才和我合影道别。
皇宫博物馆一共有4个馆,时间缘故,我们只参观了人种博物馆,西方油画博物馆和镜子博物馆。每个博物馆票价只有4000里尔。
中午12点赶回旅馆退房,那时我已经没什么时间去买礼物了,所以把钱交给摩尔西德,让他帮我采购去了。老陈和小猫利用这一点时间去上网,我在房间里躺着,享受着最后一点在德黑兰的情景和悠闲。大概一点钟,摩尔西德过来敲门了,他给我买来了我要买的东西,他一头大汗地告诉我跑了很多地方,所以来晚了,然后他过来对我行典型的伊斯兰吻面礼,我看见他脸上满是汗珠。
告别了摩尔西德,我们一起踏上了地铁,从霍梅尼广场站一直要做到底站霍梅尼墓,很多人告诉我们从那里打车最便宜,只要6万。买了地铁票,我和老陈买了蓝色单程票,小猫买的是橙色的双程票。车费一共是5570里尔。车上人很多,看见我们大包小包的,马上有人给我们让座,依然有很多人和我们打招呼,只是这时候我的心情和以前不大一样了,连小猫也不笑了,话也少了许多。到了后程人越来越少,到了底站几乎没几个人了,这时候我发现车厢上印着:“中国长春汽车公司”,对呀,伊朗地铁是中国人援建的啊。
霍梅尼陵墓是免费参观的,走到正门把所有的包,相机和鞋子全部寄存,然后分男女进入(因为要搜身)。进了大厅,本以为这里一定是一场肃穆,却发现里面全部是休闲的人群,大人们席地而坐轻声谈笑,小孩子们四处奔跑,由于地面光滑,还有很多孩子把这里当做滑冰场。看过网友的描述,说这里都是哀思的人们,可是我看到的是另一幅景象,可能现在是夏天,大家把这里当做避暑之地了。隔着窗,可以看见霍梅尼墓里塞满了钱,足够霍梅尼在另一个世界发动另一场革命。
这是个现代化的建筑,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小猫在那里手绘,但是她说找不到感觉,画了一会,收笔,离开。在外面的一个面包店我们和一帮热情的年轻人谈笑甚欢,这也该是最后一批和我们开心玩耍的朋友了。
出来后,我们送小猫去地铁站,正好遇到了司机,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小猫和老陈握手告别,当她来到我的面前,我对她行了一个伊斯兰的吻面礼,我们因伊朗而相识相遇,也用伊朗的礼节告别吧。当小猫转过去的时候,我看见她的眼里噙着泪水。
上车,看见小猫孤单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铁入口处。
飞机起飞了,看着窗外的流云,思绪万千。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离开伊朗已经3个星期,我觉得伊朗已经离我很遥远。当我尝试用笔去回忆,却发现记忆在脑海中观望,距离已经产生,也许这种距离一直存在于我和伊朗之间,在未来的岁月里,我或许会在某个清晨醒来,眼前是江南的天空,而脑海中却全是伊朗的记忆,所以,我会在记忆和遗忘之间,在伊朗和江南的恍惚迷离中流连。
(2009年8月20日23点29分)
全文完,详细图片请看本人博客:blog.sina.com.cn/michaelp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