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仓木拉是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里最年轻的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后,她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国际级登山运动健将。谈起首次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感受,她说主要是“紧张”。
从ABC出发时,仓木拉被分在B组。她说自己以前没有登过高山,不理解为什么不分到A组?害怕B组没有登顶的机会,因此心里特别紧张。
在上山的时候,从ABC到C1是砂石路,行军相对容易一些。C1到C2中途有特别陡的冰壁,仓木拉说上的时候有些紧张,但当时一心想着要登顶,也没有注意有多危险,撤下来时才发现自己特别害怕。
10月1日,就在A组队员登顶的那天,B组队员从C2进入C3,这是一段长而陡的雪坡。仓木拉说看到登顶队员从上面下来,心里更加紧张,就怕自己上不去。
她说:“抵达C3的那天晚上,我紧张得一晚上没有睡觉,一直盯着帐篷里的通风口,看外面的风大不大,害怕天气变坏。凌晨起来看到星星很多、很亮,这才放心了。”
10月2日,中日两国队员4时开始突击顶峰。离开C3不久,就是陡峭的黄色岩石条带。雪地鞋上挂着冰爪,在雪地上可以踩实,但在石头上就容易打滑。仓木拉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协作队员拉巴和扎西次仁等人一直在前后保护着。
晨8时,仓木拉到达了海拔8201米的顶峰。她说只感觉特别冷,卸掉氧气面罩时冷得不敢拿出手来,怕冻伤。照相时伸出手按一下快门,赶快再塞进去。戴着手套的手也冻得生疼,队员们一边不停地拍手、打手,一边不停地在顶峰上走来走去,转圈、跺脚。
从顶峰上下来到C3、C2的路上,仓木拉的脚一直在疼,但不敢脱鞋,因为营地的帐篷已经收拾起来。到C1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脚趾有些黑,好在没有冻伤。当天抵达ABC后,她说脚趾总算有点感觉,老队员教她用加了盐巴的热水烫,现在已经好多了。
文静、秀气的仓木拉出生在后藏名城――江孜。初三时被招到西藏体校运动班成为一名射箭运动员。1996年参军到西藏军区通信总站,多次代表部队参加各类比赛。2000年转业到西藏登山队。
她说从小喜欢体育运动,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运动员。转业时觉得“体育项目中登山是最好的”,所以就到了西藏登山队。尽管登山经历有限,但仓木拉抓住每一次机会虚心向老队员学习,勤学苦练,两年中先后登上了海拔6325米的姜桑拉姆峰和海拔6292米的启孜峰。
仓木拉年迈的父母从收音机里得知中日女子登顶的消息后特别高兴,打电话时一再叮嘱她“别着急,下来要注意安全”。她说,父母亲每当从电视中看到登山的情景,还是有点害怕,劝她别登了。
她说:“作为专业运动员,我们不能怕。登山又苦又累,也有危险。但现在我坐在大本营,看着远方漂亮的卓奥友峰,心想我们就是从那里下来的,这是一种多么难忘的经历。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争取去登更高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