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燃随笔]雀儿山的阿尔卑斯式攀登(上)[组图]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一个静悄悄的傍晚,夕阳沐浴着西雅图悠长清凉的夏日。我和袁涛又回到了美国的家。一尘不染的街道上空空荡荡,一个行人都看不见。而就在几天前我们还汗流浃背地在热气腾腾的北京或是成都街道上和千百个人摩肩接踵,此时真有些不知哪里是梦境,哪里是现实。

从中国回来后第一天上班我觉得非常恍惚,许久没见的同事们兴奋地和我打招呼,好奇地询问这此旅行的见闻,当然最关心的是雀儿山的攀登。 而我这才暗暗回过味儿来,又回到讲英语的国家了,舌头和脑筋都有点转不过来。

对大家的问题我如实一一相告。

… “是啊,登了顶。”

… “景色很美。”

…“真得非常棒。”

我心不在焉地应付着七嘴八舌的询问,自己都觉得我所说的一切都很苍白空洞。坐在这由中央空调恒温的屋子里,四周弥漫着新鲜咖啡的芳香,面对着一个个清洁整齐的人们,我如何解释雀儿山给我留下的真实感受?那品尝着高山反应的滋味在漫漫雪坡上的行军?那被突来的暴雨淋得发抖时搭建营地的狼狈?帐篷里燃起的炉子是怎样一分分温暖冰凉麻木的四肢? 在冰川裂缝的迷宫中找路的彷徨和惊喜?还有登顶那天马哥与姚振先锋攀的艰险?

又回到了这四平八稳,不冷不热的平原生活,又开始了对登山的日子没有理由的向往和思念。在山上最艰难困苦的时刻,总不免问自己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地来受这份罪。山下多好啊,好吃好喝还有床睡,每天都可以洗澡 … 可一旦离开山,从到了山脚下的那一刻起,山上的一切立刻成了磁铁,离山越远,那磁性就越大,心就像一陀铁怎么也摆脱不了她的吸引力。不仅如此,当下一次再进山时,总会想找更难的山,和自己更过不去,吃更多的苦,离开时会更加想念。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循环里,在过去的三年里,在美国西部的卡斯卡迪亚山脉,落基山脉,在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我在山里和山外的生活中穿梭不停。在这往复不断的循环中,我与雀儿山邂逅。

1.组队

2003 年八月,我和袁涛在西雅图结婚,山与登山一直贯穿了我们结婚前相知相许,共同生活的日子,所以蜜月旅行的计划定好了次年去尼泊尔登山。在 2004 年的元旦,我在阔别中国 6 年之后第一次回家探望父母。在过去的六年里,忙于在实现“美国梦”的道路上颠簸沉浮,忙于在北美波澜壮阔的高山大河之间留连,几乎已经淡忘了那片曾经生长过而如今又如此陌生的故土。在中国的这次旅行突然唤起了我对自己故乡的强烈的好奇,我第一次意识到中国西部广袤的天地是登山的天堂, 于是我改变了去尼泊尔的计划,萌生了去四川西部登山的念头。经过网上的大量搜寻和打探,我找到了成都的刃脊探险,结识了马哥和曾山, 从他们那里,我第一次听到了雀儿山的呼唤。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雀儿山的顶峰一直在风雪中寂寞着,没有任何人的足迹能够到达。直到2003年,刃脊探险才以阿尔卑斯的方式成功登顶。 我们决定和几个美国的登山伙伴一起加入刃脊2004年夏天的攀登。 为了远征雀儿山,我们在西雅图登山俱乐部招募了四个登山搭档。内森和布鲁斯是我们平日最要好的登山伙伴。另外两个成员是一对儿,女的叫蒂娜,男的叫罗德,罗德是登山俱乐部里资深的领队之一。我们给我们这个队起名: Fellowship of Chola Shan 。 Chola Shan 就是卓拉山,藏语的雀儿山。

Fellowship 取意于指环王的第一部: Fellowship of the Ring (译作护戒使者或是友谊之戒),有为某种使命结成盟友的意思。从这年三月份起,我们六人为计划筹备到中国的远征共同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物力。雀儿山成了我们这几个月来生活的主题。

2.成都 - 甘孜

7月22日, 成都的天气湿热异常, 是那种下暴雨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闷。内森,布鲁斯,还有我坐在从机场开出的出租车里,谁都不说话。二十个小时前载着我们穿越太平洋的飞机在北京降落,在北京今年特有的夏季暴雨中,我的这两个美国好友第一次踏上了中国国土,领略了北京的塞车和天安门广场的宏伟。紧接着,我们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成都,没想到在成都机场发现丢失了一件托运行李。机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的回答更令人心揪:不知道在哪里丢的,也不知道大约什么时候能找到。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飞来横祸!那个包里装的是内森的价值几千美元的登山装备。经济上的损失是次要的,主要是在出发去雀儿山的前一天,要想在成都找全这些装备的替代品简直是太难了!就在行程就要开始的前一刻,出了这样的差错。虽然丢失的都是内森的装备,但如果内森因此无法攀登,还没有出师就损兵折将,对我们队伍的士气打击太大了。

到了马哥给我们订好的浣花山庄,暴雨终于下下来了。内森平常是几个美国人中最开朗的一个,但现在郁闷地几乎要哭了。就在这时候,老马闻讯赶来了。他当机立断,决定开始为内森找替代的装备,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在这个大队就要出发前的当口,马哥自己有一千件事儿等着他办,但他还是开着车拉着我们几个东跑西颠地在成都市里找登山装备。在刃脊的仓库里,当内森正在皱着眉头捉摸他的大脚能塞进哪双高山靴时,机场的电话打来了,行李找到了!这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喜事!内森破涕为笑,高兴地差儿点抱着马哥亲一口。 我这才如释重负,暗暗地向老天祈祷: 但愿这个开始预示着好事多磨吧…

7月24日一早,两辆中巴载着我们六个人,和刃脊的一行八个人从成都出发了。我们所带的登山器材,和路上及大本营所用的食品和装备将十个座的中巴硬是塞得密不透风。

我的祖辈是四川人,从小我就在一直在籍贯一项添的是四川。但惭愧的是,我除了小时候在重庆停留过两个星期外,这是第一次游历四川。虽然川藏公路的艰险和颠簸增加了路途的遥远和辛苦,但也许正是由于交通的不便,沿途的村庄和风景才没有完全被恶俗的所谓旅游区开发所污染,还保留着原有的朴素的淳美。一共两天的车程,每天要开大约十个小时。车窗外,川西高原犹如一大幅色彩鲜明,笔锋强劲的油画无边无际地铺展开来。在天与地之间只充斥着三种颜色:天的蓝,草的绿,和云的白。而点缀于这幅画卷之中的是途中的藏族村落,那色彩斑斓的民居和在风中翻飞的万千经幡展示着那里充斥的强劲的生命力。我们每天数个小时在震荡不已的车座颠簸,在睡与醒的边缘徘徊,仿佛自己也化作了一颗植物,在高原的风里飘来摇去…

和美国人同行做他们的翻译原来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对于他们四个人来说,我和袁涛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唯一渠道。他们的所有问题都要经我们向别人提出,他们的每一项需求都要经过我们传达,上厕所,找厕所,在吃饭的地方要勺子,水,餐巾纸,米饭,住的地方要冷水,热水,手纸… 每个人轮流提一遍要求,把我和袁涛忙得团团转,讲话讲得口干舌燥,常常饭都吃不安稳。但为了Fellowship,为他们服务也是理所应当。由于白天精神紧张,加上倒时差致使睡眠不足,弄得我们俩一路疲倦不堪。

公路边随处可见的白塔

八美镇上卓玛家的客栈。她家做的饭菜挺香,自酿的酸奶也很可口。

八美是个叫人留恋的高原小镇。

色彩绚丽的民居

在公路上走的一家人

甘孜县的菜市场。我们在那里做了上山前最后的大采购。

甘孜县城。街景繁华,新楼一幢接一幢,但大家似乎却忘了修马路...

川藏公路:在群山峻岭的腹地深处艰难穿行。堵塞和颠簸是旅行的主题。

天高路远,云淡风清 姚震 休息时 享受一只烟...

3.马尼干戈

两天后的傍晚,我们终于来到了行车的终点站:马尼干戈。这是一个极小的镇子,尘土飞扬的街道两旁是破旧的土坯房,几只漂亮的藏狗快乐地在垃圾堆里翻东西吃。这里盖了一座和周遭环境极不相称的金碧辉煌的旅店,大门口蜷着的一窝刚生下来的小狗崽在母狗身上拱来拱去。不出我们所料,这个旅店只是金玉其外,里面那极其原始的厕所和街景倒是更相称一些。

接下来到大本营的路程需要用马匹运输。在儿山的山脚下是新路海自然保护区,由当地旅游局管辖。马哥还没有来得及歇口气 , 就带着我去保护区去与藏民联系马匹的事。我原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没想到在保护区办事处的小屋里我们一呆就是两个小时。马哥在屋子中央正襟危坐,十几个藏民黑压压地围在四周各抒己见,说到激动处伴着铿锵激烈的手势。那个藏族翻译对汉语并不很精通,对我们到底是要三十还是三,四匹马这个问题反复询问了好几遍。藏民们对价格显然有他们很偏执的要求,但老练的马哥巍然不动,决不轻易让步。当地人烟瘾都极大,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在吸烟。小屋里充满了呛鼻的烟草味儿。本来在高原就觉得缺氧的我,只能每隔一会儿到外面去透一口气。双方僵持了良久,好不容易达成了协议。一个藏族大汉拿过一把一尺长的藏刀别在腰上,跨上摩托车扬长而去,到十几里外的村子里去找马夫和马匹了。马哥这才满脸倦容地从重围中脱身。他不仅在山上要当登山向导,同时还得当司机,和当地人打交道,这份辛苦可真是没法说!

回到镇子里,天已经全黑了,马尼干戈因为断电也陷入了黑暗。我们在旅店的屋子里点起了蜡烛,倒比原来有了一些情调。但劳累加上初到高原的不适,情调在此时是很不合时宜的东西。镇上的野狗整夜嗥叫, 我们希望能在破碎的睡眠中能恢复一些体力。午夜时分,外面淅淅沥沥下起清冷的雨来。从来不得病的袁涛,在这一夜里突然发起烧来。

像大本营进军的这一天来到了。雨还在不停得下,让人心烦意乱。马尼干戈在下了雨以后,到处脏兮兮的。加上当时好像那里在流行一种眼病,满街都是用纱布包着一只眼的藏人,气氛十分怪异。

其实被雨水洗过的高原草甸散发着空灵清新的美。然而我们没有太多的心思欣赏雨景,更多的是发愁怎样才能让装备在马匹运输途中不被雨打湿。在蒙蒙细雨中,我们来到了新路海自然保护区的门口。那里花花绿绿的男女老少 , 母马带着小马驹们,都已经在等着了,满满得铺了一大场子 , 像过节一般。我们用一块巨大的防水油毡护住汽车的尾部,手忙脚乱的将所有东西打包分装,将防水的放在外面,怕水的用塑料袋裹好放在里头。十几个人的二十几个包都摊开,一时间沸沸扬扬,人嘶马鸣。马哥在人群中间大声吆喝, 就像在战场上指挥一样。在一片不可思议的混沌忙乱之后,居然所有的背包和人都装到了马背上。这时,雨停了,我们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新路海保护区,向冰川脚下 4300 米的雀儿山大本营进发。

运几十个驮袋上马,场面沸沸扬扬

浩浩荡荡的马队像大本营进发

快乐的马夫,他的身后是流泻下来的冰川

肤色健康的姑娘

我们的马夫们很爱照相,凡见到有人举相机,必摆姿势。在野花漫烂的草原上,他们玩兴很高。

经过一番磨合和较量,袁涛的马终于听话了,乖乖驮着他跑起来。

下雨天,躲在油布底下打包的狼狈

一片忙乱

Bruce 和 Nathan 在向大本营出发前

向大本营进军

大本营设在冰川下的瀑布脚下

晒装备

4.新路海大本营

在大本营的记忆是从雨里开始,在雨里结束的。 26 日下午四点,在 4300 米的干海子的滩边,我们的人和行李装备陆续运了上来。一场滂沱大雨也来凑热闹了。马哥指挥人及时搭起了一座公用帐篷供大家躲雨。每上来一个人,运进一个箱子,帐篷就狭小一分,最后人挨人挤得满满当当的。有一箱饼干上来了,饥饿的人们立刻把箱子拆开把饼干全部分掉了。

内森愁眉苦脸地上来了,上来就要找干衣服。一问才知道,他在过河时从马上掉下来,全身被冰凉的冰川河水湿透,把他真给冻坏了。这次倒霉的事儿都被他碰上了。刃脊的协作尼玛在内森掉到河里后,立刻跳下去拉他,还奋勇救回了背包和其他物品,使同行的美国人对尼玛都非常佩服。

经过这一天在雨里的折腾,晚上袁涛在高烧下哼哼了一夜。早上起来一看,嘴唇都紫了,是严重缺氧的表现。平常精力比谁都旺盛,几年来从未病过的他,现在除了起来吃饭以外,几乎干不了别的,紧锁着眉头躺在帐子里,每动一下,剧烈的头痛就会扭曲他的脸。这时我除了期望奇迹发生,让他能好转起来外也无法多想,只能安顿他吃药休息,还有很多头绪等我处理。

28 号,我们按计划向位于 4900 米的前进大本营 (ABC) 运送物品。这天天气还不错。袁涛的烧退了,但身体很虚弱,在平地行走都显得很疲倦。我们将背包塞满登山装备后开始向上攀登。布鲁斯和我陪着袁涛走在最后。袁涛几乎走五分钟就要休息一下,半个小时后他顶不住了,开始觉得恶心,只能回大本营休息。我们从他的包里取出了装备分装到布鲁斯和我的包上,我的心情沉重极了,不知袁涛的病情会如何发展,甚至没有把握他是否会用到这些带上去的装备。但是万一他明日有好转,那我们必须今天帮他把东西背上去一些,不然他上到一号营地的负担太重了。我心情灰暗地和袁涛道别,看着他摇摇晃晃地转身离去。我一点也体会不到第一天上山的 激动 , 但此时我别无选择,脚下的路只有一个方向:向上。就在忡忡的心事加上沉重的背包压得我举步维艰时,碰上了姚震。他看见我包外挂满的器械,二话没说就把袁涛的雪锥和冰镐都摘了下来放到了自己的包上 …

到 ABC 路要顺着一条瀑布两边的岩石攀援而上,有几处要用到一些攀岩的技术,然后要爬上一大片磨人的碎石坡。美国除阿拉斯加外,最高的山峰只有 4300 多米。我们此时每向上一步都到达了从未到达过的高度,身体承受着负重和高原缺氧的双重压迫。然而,登山就得练就一种对自己身体的痛苦漠然而视的本事,并且要勇于安慰自己 : 肉体的痛苦是暂时的,精神的体验是永久的 … 五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冰岩交界处的 ABC, 储存好装备便下撤回大本营。当我快到大本营时,看到袁涛摇摇晃晃地向上走来接我。这时我心一酸,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

这天晚上的晚餐是在大本营的最后一顿 , 负责做饭的倪徽大显身手了一番。回想起来那顿饭菜,可比西雅图的大多数中餐馆都强。姚振居然还逍遥地喝起白酒来,太叫人佩服了,我整天忙不迭地给自己补水,哪里敢喝酒!在大本营,四个美国人有自己一个灶,煮他们爱吃的通心粉一类的东西。而我和袁涛从一开始就叛逃到马哥的厨房,还是吃中国饭香 , 和中国的兄弟们一起吃当然就更香了 …

晚上又下起滂沱大雨来,在雷雨和忧虑 中,我醒醒睡睡。没想到这里夏天是这样的多雨!

29 号是计划中上一号营地 (C1) 的日子。到了早晨,雨还是淅淅沥沥,乌云时散时聚,似乎老天一直在踟蹰到底是该阴还是晴。在阴晴不定中,我和马哥不停地商量是不是要出发,熬到十点多,天终于有了放晴的迹象,马哥的人马闪电般地就出发了。原来他们早把包收拾好了,就等天晴了。我们六个花了一个小时将背包收拾停当后,这才匆匆告别了大本营和守护大本营的倪辉。此去前路漫漫,不只再回来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大本营就位于冰川脚下的瀑布边上的河滩

大本营的宴会

我们的家当都揣在各式袋子里,大本营就像流浪汉住的帐篷。

在前往前近大本营的途中回望大本营。

上前进大本营需通过的瀑布冲刷的岩石

冰川末端的残冰

[飞燃随笔]雀儿山的阿尔卑斯式攀登(下) http://www.8264.com/129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