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风雨,我们期待雨过天晴的喜悦;走出困境,我们期待璀璨动人的光彩。“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近两年时间的恢复重建,四川旅游用努力进取的精神和一系列开拓创新的举措,向世界传递出最强烈的信号——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1121.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54亿元;而在2008年的 “五一”,这两个数据分别是819.19万人次和25亿元。
不到两年的时间,受地震灾害重创的四川旅游,不仅实现了灾后重振的预期目标,而且还全面超过了震前水平。从遭受重创到焕然新生,四川旅游以重振与发展的历程对 “灾后恢复重建先导产业”做出了最完美的注释。
启动市场 树立安全旅游形象
“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月,我省旅游经济陷入最低点:2008年6月全省旅游收入59.94亿元,同比下降63.7%。于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向各界传递安全旅游信息,成为我省旅游提振游客信心、恢复市场的当务之急。
分批启动旅游市场。2008年6月15日,自贡、攀枝花、泸州、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眉山、资阳、凉山13个非灾区市州旅游市场全面启动恢复,这是震后我省启动的第一批旅游市场,四川旅游正式迈出了重振发展的第一步。
接下来,同年的7月、8月“十一”黄金周前,全省又分3批启动恢复了旅游市场,其中包括重启九寨沟和黄龙两大精品旅游景区。而这两个世界遗产地的重新开放,标志着受到地震重创的四川旅游开始全面复苏。
举行“四川人游四川”活动。2008年6月20日,成乐峨旅游精品线启动仪式在乐山犍为举行,同时也拉开了“四川人游四川”活动的序幕。“百城情系四川游 万人祈福上金顶”、“东坡老家 平安之旅”等配套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四川人游四川”第一波高潮。
一周后,“四川人游四川”活动在川南旅游市场启动。自贡市的“走进世界地质公园·感受自贡恐龙奇观”自驾游、宜宾市的“蜀南竹海·永远的绿色海洋”活动、泸州市的“尧坝古镇·平安之旅”活动和资阳市的“石刻之乡誉天下·紫竹观音祈安康”活动,为川南旅游线聚集了颇高的人气。
川东北旅游线也在积极行动。7月7日,“四川人游四川—川东北精品旅游线路”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在遂宁市举行。遂宁、南充、广安、巴中、达州等川东北5市在多个景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树立爱心、健康、绿色的川东北旅游形象。
同时,成乐峨、川南、川东北旅游线上的相关市州还签署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旅游市场的开发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成旅游业恢复性发展态势,尽早使四川旅游业走出阴影。
宣传促销,提振游客信心。2008年7月13日,四川旅游宣传促销会在国家旅游局会议中心举行,正式拉开了我省地震后走出四川、面向国内传统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宣传促销系列活动的序幕;7月25日,促销会在上海和浙江两地同时举行;7月28日,省旅游局兵分两路,走进广东和福建;7月29日,促销团抵达重庆……“平安游四川”旅游感恩和宣传促销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省还分别邀请了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旅行商、媒体考察团“走进来”,亲眼见证四川旅游依然安全美丽。
此外,我省还与海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和主流媒体合作,多渠道对外开展宣传推广。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口岸设立四川旅游的宣传广告和宣传专栏;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美在四川”全球旅游知识竞赛活动,以53种语言宣传四川,让超过1亿的听众了解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在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旅游卫视等强势媒体投放四川旅游形象宣传片;在“魅力四川2008”活动中,新浪、雅虎等门户网站上,设置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专栏和四川旅游频道,成为网友点击率高的栏目。据有关搜索网站统计,灾后有关四川旅游报道条目数百万条。
办节办会,加快旅游复苏。2008年10月,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和省政府联合举办的旅游振兴与危机应对国际会议在成都召开,共谋形成有效的危机应对与市场重振对策,引起海内外关注。而在接下来的第九届西博会旅游文化交易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2008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节会上,我省旅游都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2009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时,第六届中国旅游论坛在成都举行。这次主题为“开创旅游新局面”的论坛,不仅展示了海内外对四川恢复重建所做的努力,更展示了四川旅游灾后依然美丽安全的形象和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绩,极大地提振了游客信心。
200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完成1091.52亿元,仅比 2007年下降10.3%——四川旅游经受住了灾难带来的“大考”,完成了市场恢复启动的第一步,成功树立了“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的安全旅游形象。
五大行动 树立舒适旅游形象
进入2009年,四川旅游也进入了全面恢复重振阶段。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改革开放30年奠定的坚实基础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个拉动旅游市场恢复振兴的战略计划应运而生:实施旅游招大引强、线路统筹、提振游客信心、乡村旅游提升、质量强旅5项行动,重振旅游工程。
招大引强,旅游产业后劲勃发。
2008年10月28日,四川重振旅游工程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会议在成都举行,我省一共推出了271个旅游项目。这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灾后恢复重建优势项目不仅吸引了美、英、法等国家投资商,也引来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以及港、台地区投资商的关注,现场就签订了45个旅游项目,签约总金额538.81亿元。这份出色的成绩单,完美开启了我省旅游产业灾后大招商、大引资的序幕。
为建立健全旅游招商工作机制,省旅游局和省招商引资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省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办法》;与省发展改革委首次共同编制了《四川省旅游业项目规划》,67个重点旅游项目进入2010年度省发展改革委中央投资旅游储备项目库,总投资达426亿元。
线路统筹,串珠成链焕发生机。在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公示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上,5条全新的精品旅游线路最为显眼——九环线精品旅游线、羌文化旅游走廊、中国汶川地震遗址旅游线、大熊猫栖息地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勾勒出了四川旅游灾后新生的轮廓。
从《汶川地震遗迹旅游线要素整合方案》、《四川省九环线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实施方案》、《四川省成乐旅游线要素整合实施方案》、《四川省川南线要素整合实施方案》的编制,到《四川省“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要素整合实施意见》、《四川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工作方案 三国文化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实施意见》的落实——线路统筹,作为震后我省旅游恢复振兴的一项重要行动,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自助自驾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以这一市场需求为导向,我省在四川旅游信息网上推出了千条自助旅游线路,将旅游景区、城镇、通道串联成线路产品,以区域、季节、主题、进入等的分类方式进行编排,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广大网友和旅游爱好者的追捧,每月点击率均在300万次以上。在此基础上,我省又新推出了千家万户农家乐、千菜百味口口香、千景万摄天府行等“千字”专题旅游线,成为全省扩大旅游市场的又一拳头产品。
信心提振,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在2009年3月15日举行的柏林国际旅游展上,我省以“四川之夜”这一创新型的旅游推介方式,完美完成了灾后在国际最高层次旅游展上的首次亮相,并带回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接待咨询近10万人次、派发宣传资料20万份、两批欧洲旅行商入川实地考察。
强化境内、推动境外、重点周边、确保省内——在此宣传促销方针的指导下,我省打出了提振游客信心、恢复旅游市场的“组合拳”。从举办参与2009年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活动;到赴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开展宣传促销;从推出团团圆圆故乡游、团团圆圆省亲游,加强川、台旅游互动,到掀起以赏花、温泉、民俗、古镇为主题的宣传攻势,四川旅游在复兴发展的道路上高速前进。
2009年3月,四川旅游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联合让利活动拉开序幕,全省21市州整体推出“价格洼地”优惠政策——成都向海内外发行2000万张熊猫卡;阿坝赠送九寨沟、黄龙门票18.5万张;峨眉山等全省数百个景区在2009年5月12日当天免费向游客开放,在其余时间实行不同的优惠。
我省旅游打造的“价格洼地”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欢迎,旅游收益创新高。特别是成都、绵阳、德阳、阿坝、广元、雅安6个重灾市州,2009年旅游总收入达682.21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0.3个百分点,实现了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双赢。
乡村旅游,新发展注入新内涵。乡村旅游恢复重建是我省重振旅游工程的重头戏。在震后旅游规划研究会议上,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工作专家组的专家们提出了“乡村旅游是恢复旅游市场的突破口”这一观点。
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出。西昌推出新乡村八景,成都开放“荷塘印象天府辣椒”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绵竹年画节、苍溪梨花节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活动也相继推出,既搞活了市场,也拉动了经济。随后,一场覆盖全省的乡村旅游提升行动拉开序幕,围绕以“震后乡村依然美丽”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我省举办了各类乡村旅游宣传活动,吸引客源,聚集人气。
同时,各级政府也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成都、遂宁、简阳等出台了相关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推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资阳、眉山和都江堰、简阳等地区编制了乡村旅游专项发展规划,使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截至2009年底,我省乡村旅游经营户已达19445家,吸纳就业人数28.75万人。
质量强旅,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除了继续深入开展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完善旅游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等常规性的工作外,我省采取了一系列质量强旅的创新举措,增强了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初,省公安厅会同省旅游局签发了《关于开展旅游市场治安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四川省旅游市场治安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联合部署开展旅游市场治安专项治理工作。同年4月,省旅游市场治安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警旅联合为抓手,健全旅游市场治安长效管理机制,这在全国范围内是首创。
质量强旅关键在于建立并完善旅游行业的服务体系,围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文明旅游,我省开展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同时,我省全面推广使用旅行社管理系统,对全省旅行社经营情况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全方位的动态监督管理,及时收集相关统计数据,科学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通过建立各市州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之间、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有序地应对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2009年,四川旅游业在逆境之中书写了精彩篇章——全省旅游总收入达1472.48亿元,同比增长34.8%,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三大指标,与震前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21%、23.1%和18.1%。四川旅游已经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重新树立了“天下四川有爱·熊猫故乡更美”的舒适旅游形象。
发展提升树立完美旅游形象
2010年是四川旅游恢复振兴“三步走”战略的收官之年,也是“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胜之年。这一年,四川旅游的目标是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1700亿元,为实施“旅游提升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扩大旅游影响力。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和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是我省旅游产业扩大影响力的两大主要抓手。
在3月12日举行的马来西亚旅游交易会上,四川推出的旅游新产品——文博旅游吸引了众多国外旅行商和参观者的目光。业内人士认为,我省旅游市场的拓展除了要靠九黄、峨乐等拳头产品来带动,打造新产品也是重要的着力点。
年初,我省发布了2010年国内游主题宣传口号“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四川好玩”,向更多游客传递了“四川不仅仅有熊猫”、“四川不仅仅有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遗产线路”的信息。此外,我省还开拓创新宣传理念和方式,以旅游线路统筹为主线,继续突出和放大“价格洼地”的宣传效应。
提升旅游竞争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我省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2010年是我省确立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截至目前,国定39个县旅游项目累计开工115个项目,占总项目的65.7%;累计完工项目24个,占总项目的13.7%;累计完成投资39.54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2%。
此外,我省还启动了招商引资“双百亿元”工程——新策划、包装并推出一批总额100亿元的重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力争全年旅游招商引资实现签约总额100亿元。
增强旅游软实力。1月8日,“2010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四川活动正式启动,成都、绵阳、广元、乐山、宜宾、雅安、凉山等7个市州分别组织开展了本地区的旅游服务质量活动。该活动使我省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品牌意识日益增强,旅游行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我省旅游软实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全省旅行社总经理培训、2010年四川“七曲山杯”导游大赛暨2010年全国导游大赛四川选拔赛、2010年四川“旅信通杯”景区讲解员大赛等活动的相继开展,对我省旅游业在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丰富产业文化等软件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第一季度,四川旅游更凸显盎然的“升”机:1—3月,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48.97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2010年的“开门红”。我们坚信,四川旅游完全可以为“灾区新貌、民生巨变”做出更大贡献,完全可以为“灾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奉献力量;四川旅游完全可以实现今年预期目标,重塑熊猫故乡的完美旅游形象。
分享到新浪微博 | 收藏到QQ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