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游客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休闲养生、参与体验的旅游意识正逐渐增强。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体验者”走进农家,去乡村采摘、运动健身等乡村休闲游,成为这个黄金周的一大亮点。但在“农家乐”火爆的同时,一些旅游体验者呼吁: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旅游消费市场亟待规范。
“乡村游”市场潜力大
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720.5万人次,同比增长17.6%。景区周边的农家宾馆入住率在95%以上,土特产日均销售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餐饮业日均营业收入是平时的3倍。
据抽样调查,环城游带景区景点成为假日旅游的首选,今年的长假,游客比例高达40%以上,其中,省内游客比重占六成以上。从客源地来看,省内前十位依次为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商丘、平顶山、焦作、新乡、漯河、南阳。很多旅游者都选择了“农家游”、“乡土游”、“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已经开始遍及我国所有地区。目前,乡村游已遍布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各地因地制宜,创造了包括城郊休闲度假、农业生产体验在内的多种乡村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存在将大大丰富我国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乡村游蕴藏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农家乐”暗藏危机
“十一”期间,省假日办接到投诉36起,均是在进不去景区、饮食、住宿方面不满意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由于我国旅游、质检、卫生、交通等诸多部门缺少对“农家乐”、“农家游”的监管引导,一些短途旅游暗藏危机。
食品安全危机。不少旅游者比较乐于成群结队地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民还在饲养的猪、牛、羊、狗等牲畜,要求农户现场宰杀。常年从事医疗卫生监管工作的专家金志仁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小的问题:现场宰杀的牲畜很少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甚至农户也无法分辨出来。而农户家中的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大城市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
景区安全危机。在我省各地区一些蓬勃兴起的小型旅游景区,旅游者所到之处,几乎都会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停车难问题。笔者发现,大部分乡村游归来的游客,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农家游’不少景区是村集体或者乡镇自行开发的,旅游景区的设置、安全设施的规划甚至最基本的导向牌都没有,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游客点的菜两个小时都没上来,车被堵住好几个小时找不到堵车的车主,山上的猴子频频袭击游客……这些看似“乐趣”的经历,给不少有过乡村游的客人心里“添堵”。城乡之间的价值观念、文化差距,导致乡村游在旅游资源优势显现的同时,服务“短腿”也在不断凸现。
监管亟待到位市场仍需规范
乡村旅游从总体上看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一方面,乡村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现行的旅游行政管理规定,也限制了乡村游向组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专家认为,乡村游由于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服务价格低廉,深受城市居民欢迎。但乡村游市场却仍是一个尚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活动单一、规模较小、组织较松散,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农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市假日办还建议,旅行社应针对旅游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丰富旅游产品和线路。由于旅游者随机性、自主性增强,对旅行社的依赖度降低,“一窝蜂”式的跟团旅游减少,旅行社传统的产品设计及促销规程将被打破,经营风险及压力增大。因此,旅行社应有更多越来越成熟的2~3天线路和休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