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讲座(古典中国)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史,
品牌: 李霖灿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63393794
·条形码:97875633937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典中国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美术史讲座》即是根据李霖灿先生上课讲稿整理编成的,分为二十九个单元,大体以时代为序,以类别为纲,以历代绘画为主调展开论述,对于玉石、雕塑、书法、铜器、陶瓷的论列亦精辟独到。李霖灿先生曾经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作为一位有四十余年馆龄的老馆员,他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多年,又在台湾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二十载。他不断地补充及修正教材,以其幽默风雅的讲述引领了无数人走进艺术殿堂。这份精彩绝伦、活泼生动的文字与图片曾连载于台湾《雄狮美术月刊》,备受好评。
作者简介李霖灿,一九一二年生于河南省辉县。一九三八年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就由昆明北上经大理到丽江去作边疆民族艺术之调查。一九四一年七月就国立中央博物馆之聘,从此就一直在博物院中工作,一九八四年元旦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之职务上退休,仍然继续于艺术史的研究,并在台大、师大等校任教中国美术史及古画品鉴研究等课程。其著作有《中国美术史讲座》、《中国名画研究》、《山水画技法、苔点之研究》、《中国画史研究论集》等书。
媒体推荐老师自谦《中国美术史讲座》仅是在过渡时代中担任接力递棒的任务。终将随风飘逝。实际上先生20年间念兹在兹,不断用心地把每个单元整理修改再润色,掌故丛谈、笔记小说、考古资料,旧学新知互相浚发,旁征博引內容丰厚。他不作前五百年、后五百年的掉书袋,叫读者望而生畏。史稿篇篇文字优美,易读、好懂,引人入胜。
——张临生
全书除了引人入胜的內容外,诠释中国艺术之简练精准语汇更是俯拾皆是,如“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中国书法是最纯粹又最自由的艺术形式”、“孙过庭书谱是双料瑰宝”、“云冈雕像犷野硕大端庄肃穆的表情。这可能是北魏鲜卑族的精神和印度文化结合的综合效果”与“范宽得山之真貌、真情和真骨,人亦磊落不羁如山如川”等。
——朱惠良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李老师的《中国美术史讲座》和《天雨流芳:中国艺术二十二讲》,更不在话下。细心读者当会发现它们不只是美术文化的最佳引导书,篇篇也如散文般清淡幽奥,更是结合李老师生活哲理的现代人的案头良伴。美术与文学的相得益彰,也是文学与哲思的美妙结合,三者合而为一,李老师透过著作为世人留下了可贵的人文典范。
——李贤文
编辑推荐《中国美术史讲座》:古典中国
目录
序言一 中国美术史的耕耘者
序言二 学问功夫上水船
序言三 李霖灿的山水诗情
原版序
第一讲 汉画像石之遐想
第二讲 晋人风采顾虎头
第三讲 王羲之和中国书法
第四讲 敦煌的艺术宝藏
第五讲 雕塑艺术的光辉
第六讲 陶瓷王国。华夏之光
第七讲 延年益寿说铜器
第八讲 温其如玉
第九讲 山水画的黄金时代(上)
第十讲 山水画的黄金时代(下)
第十一讲 山水画的白银时代
第十二讲 山水画的青铜时代
第十三讲 山水画的白铁时代
第十四讲 中国的花鸟画(上)
第十五讲 中国的花鸟画(中)
第十六讲 中国的花鸟画(下)
第十七讲 花鸟画中的墨竹画
第十八讲 中国的仕女画
第十九讲 中国的肖像画
第二十讲 道释画的超越追求
第二十一讲 历史故事画
第二十二讲 畜兽画
第二十三讲 鱼藻画的活泼生意
第二十四讲 人物画的水墨丹青
第二十五讲 自由主义的新风格
第二十六讲 扬州八怪的新形象
第二十七讲 赵之谦和吴昌硕
第二十八讲 白石老人新论
第二十九讲 中国绘画的文艺复兴
……[看更多目录]
序言1960年代在台大念书时,台湾的出版业还没蓬勃发展,市面上杂志的选择有限,课余比较常看的是《大陆杂志》、《自由谈》、《传记文学》等文史类刊物。在那些刊物中,经常读到李霖灿先生的文章,报道他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的云南做“么些”语文的调查与研究的林林总总,例如他对纳西族发音人和才先生的描述;还有当地的风物名胜,例如玉龙大雪山降的绿雪,都叫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早在1956年间,李先生应美国国会图书馆礼聘去整理馆藏么些经卷,并编写《么些标音文字字典》,在华盛顿待了一段日子,休假时或造访哈佛的杨联陞,或耶鲁的吴讷孙(鹿桥),或参观各地博物馆,也都把他的游历化为生动的文字。另外他常写的题材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1960年到1961年的赴美巡回展览,由美国海军护送,一路押运的沿途日志与所遇人事物的故事。他行云流水的散文使我景仰不已。
我们学生都很感谢许倬云先生,他当了历史系主任后很关切系上开的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些什么。那时堂堂文学院里竟然没有一门与艺术相关的课,于是大三那年,许先生请来李霖灿先生为我们教授中国美术史。因为课是新开的,许先生事先怕学生对新来的老师认识不足,就约我们先作一番介绍,希望大家去听课。我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不只因为对这门生疏的美术史、对李先生也充满着好奇。
文摘插图:
对着这尊“清赢示病,隐几忘言”的病维摩的形象,我们也直接地感触到艺人的惨淡经营之用心,顾恺之是怎样的冷眼旁观众生之病象,又怎样的撷取此中最舒适的一个姿态,用顾氏自己画论的说法,就叫做“迁想妙得”,这才创造出来这么一幅图像千古流传,到现在还和我们心心相印,真是人类亘古流传的艺术瑰宝了。
若把这幅舒适的病人像和罗丹的《沉思者》像两两相比,我们亦有不少感触:病人且如此从容,『沉思者』却紧张万分,这就是东西文化的耐人思维之处。
维摩诘图原是壁画,早已不可追寻,但是很幸运的,有一卷画在绢素上的《女史箴图》,相传为顾恺之所作,却遗留了下来,现藏在大英博物馆里,为该馆东方艺术部门中的镇馆之宝,我们就以此来做基准,观察一下顾虎头在绘画上的高超造诣,进而论列魏晋南北朝我国人物画的真实情况。
画卷以《女史箴图》为名,是为张华(232-300)所著的《女史箴》一文所作的插图,原图共为十二段,前三段已佚去,第四段亦只有图而无文字。原来的格局是图文并茂式的,先书张茂(张华字茂)的原文,然后顾氏再挥动妙笔为之作插图,由于顾恺之技巧高,时代又早,所以成了中国人物画史上的第一件国之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