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美)弗莱克斯纳 著,徐辉,陈晓菲 译
出 版 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2-1字数: 228000版次: 1页数: 317印刷时间: 2001/1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84196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大学“不能远离社会”,那么应该与社会保持何种关系?作者一面鼓励大学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一面要求大学不承担行动责任。这两种态度之间是否有矛盾?作者认为没有。他认为,大学必须对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现象采取一种“客观立场”。大学必须在以科学的态度研究自然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同时,避免参与立法机关、社区公众、市政当局和各种商会的实际事务。真正的大学必须做到这一点,因为这涉及一个大学的理想和组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因此,“只要以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为基础,而不仅仅依赖于习惯,那么情性和阻力也有其特定的用处。要对有关大学滞后的批评作出反应,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可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大学紧跟时代甚至有所超前。这两个特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大学是复杂的有机组:它们的胳膊可能是健全的,而双腿却可能折了。它们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很能满足时尚,骨子里却是滞后的。它们在骨子时滞后的同时,也能像报纸和政客那样对时髦话题侃侃而谈。正如我们将要谈到的,适量的、基于价值判断的批判性阻力,可使大学免犯荒唐的乃至灾难性的错误。”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章 现代大学的理念
第二章 美国的大学
第三章 英国的大学
第四章 德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