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化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赵承楷 编著
出 版 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字数: 170000版次: 1页数: 176印刷时间: 2009-1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393943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就开始阅读中国考古,所涉及范围很广。从时间上讲,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夏、商、周、以及两汉时期;从地域上讲,主要是黄河、长江流域,以中国为主,兼及欧洲。由于所涉较广,终无一精处,未能成为一位研究者,仅是一个大略地了解一些考古文化者。再者,考古学是建立在田野发掘上,而我自己没有这一条件,仅仅是以阅读考古学家们写的考古报告,或一些重要的著作。二十多年来,也知其考古之乐趣,增长了些人类史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启迪了智慧。我已进入老年,想来未能有所作为,谨以边学习、边整理,抄书、抄报写成这本《考古文化》,作为自己学习考古的一段总结。若有些同志欲了解些考古的概略知识,愿意捡起这本书一读,得到一些粗浅的了解,我也就满足了。
内容简介
仰韶,河南省渑池县一个很小的山沟小村,因这一文化现象首先发现于此,故定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的两支大文化。仰韶文化在西部,大汶口文化在东部。仰韶文化,以中原地区的河南、陕西、山西为中心,西至甘、青一带,东至豫东,北至长城、河套,南达鄂西北。分布广、遗址多、时代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远古诸文化中的一支主干文化。尤为重要的是彩陶、房建等方面,为研究人类早期生活、社会、理念、意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研究仰韶文化的学者们,将仰韶文化分为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后仰韶文化。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文化现象,并且对中国古文化有总体掌握,我也以此作介绍。
作者简介
赵承楷,1935年出生,山西孝义人。系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关注传统文化与中国考古学。 主要著作: 《大学书法教程》、《书法启蒙》、《书法断论》、《艺术钩沉》、《走进汉画》、《木铎声声》、《闲静自省》、《楷字读写》。 赵承楷主要著作出版纪略 1991年56岁由山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大学书法教程》 1999年64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习字启蒙》,《书法论断》 《艺术钩沉》、《赵承楷书法集》 2005年70岁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走进汉画》 2007年72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木铎声声》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闲静自省》 2009年74岁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考古文化》
目录
一 序
二 仰韶文化
(一)前仰韶文化
(二)仰韶文化
(三)后仰韶文化
(四)余述
三 大汶口文化
(一)分期
(二)分布
(三)类型问题
(四)农业问题
(五)手工业问题
(六)葬俗问题
(七)图像文字
(八)大汶口文化的文化交流问题
(九)大汶口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四 红山文化
(一)先红山文化
(二)后红山文化
(三)红山文化概说
(四)重要遗址牛河梁
(五)东山嘴遗址
(六)红山文化的思考
五 河姆渡文化
(一)水稻
(二)骨耜
(三)陶器
(四)干栏式建筑
(五)原始艺术
(六)河姆渡文化的五个“最早”
(七)其他遗存
(八)余论
六 楚文化
(一)楚文化探源
(二)楚文化遗址
(三)墓葬情况
(四)楚系青铜器
(五)楚国漆器
(六)其他
(七)筠专论
七 汉画像石题说
(一)厚葬
(二)汉画像石的艺术
(三)汉画像石内容
八 文字
(一)苏美尔楔形文字
(二)古埃及之圣书字
(三)印度印章文字
(四)玛雅文字
(五)甲骨文
九 青铜器
(一)形制
(二)纹饰
(三)铭文
(四)功能组合
(五)工艺
十 山东古文化与夏商周
(一)夏与山东
(二)商与山东
(三)西周与山东
十一 东西文化述
(一)狞猎与农业
(二)城堡与宫殿
(三)东西方艺术
(四)尾声
附录
附一 地质年代简表
附二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谱系
附三 各大文化年袁
附四 楚墓葬情况
附五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书摘插图
上世纪60年代,在燕山以北,西辽河一带,即发现了系列性的红山文化,包括有房址、陶窑、窖穴、磨制石器。大型石,长50~60厘米,宽30~40厘米,还有蚌刀、陶纺轮、骨锥、骨针等。陶器有“之”字形饰纹、筒形罐、斜口筒形器。生活用具有陶盆、陶罐、大口罐、陶壶、钵。聚落遗址有壕沟,长600.25米,宽2米,深达2.25米。有些文化与仰韶文化十分密切。到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的坛、庙、冢、以及成组玉器,更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