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逻辑专讲 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
作者: 周建武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 388000版次: 3页数: 264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95288包装: 平装

全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紧扣逻辑推理考试特点,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大量的例题分类讲解为特色,把知识贯通、思维训练与解题技巧有效地结合起来。目的是通过解题训练,帮助广大报考在职硕士及公务员的考生更好地做好逻辑科目的复习备考,全面掌握逻辑推理的基础知识思维技法、应试特点和解题技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解题能力,以在应试时获取高分。
逻辑研究的是理性思维。所谓理性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大脑的抽象作用对客观对象内在规定性的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逻辑有广义和狭义上的不同理解:广义的逻辑泛指与人的思维和论辩有关的形式、规律和方法。通常就是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狭义的逻辑指的是一门学科,就是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是关于推理有效性的科学。

周建武,著名逻辑辅导专家。在北京某科研机构专职从事研究生教育与培训管理工作,致力于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与研究,长期在清华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及培训机构为各类专业硕士考生讲授逻辑课程,兼任延安大学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编著出版各类逻辑辅导教材与思维训练图书三十余部,其中三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

第一章逻辑基础知识
第1节概念与定义
1.1概念
1.2定义
第2节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2.1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2.2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2.3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2.4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与等值推理
2.5二难推理
2.6命题间的推理关系
第3节归纳逻辑
3.1归纳推理
3.2因果关系
3.3求同法
3.4求异法
3.5共变法
3.6溯因推理
3.7类比推理
3.8统计推理
第4节逻辑基本规律
4.1同一律
4.2矛盾律
4.3排中律
第二章定义判断与类比推理
第1节定义判断
1.1解题指导
1.2历年真题详解
第2节类比推理
2.1解题指导
2.2历年真题详解
第三章逻辑判断
第1节解题指导
1.1推理方向
1.2命题原则
1.3解题原则
1.4答案判别
1.5答题步骤
第2节逻辑阅读
2.1快速阅读
2.2提炼主线
2.3阅读细节
2.4解题要诀
2.5最佳状态
第3节假设题型
3.1题型特点
3.2分类解题指导
3.3历年真题详解
第4节支持题型
4.1题型特点
4.2分类解题指导
4.3历年真题详解
第5节削弱题型
5.1题型特点
5.2分类解题指导
5.3历年真题详解
第6节评价题型
6.1题型特点
6.2分类解题指导
6.3历年真题详解
第7节解释题型
7.1题型特点
7.2分类解题指导
7.3历年真题详解
第8节推论题型
8.1题型特点
8.2分类解题指导
8.3历年真题详解
第9节描述题型
9.1题型特点
9.2分类解题指导
9.3历年真题详解
第10节演绎题型
10.1题型特点
10.2分类解题指导
10.3历年真题详解
后记

第一章逻辑基础知识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的逻辑试题(以下简称“行测逻辑”)内容很广,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非考核所有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而是考核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
行测逻辑试题绝非简单地考概念、原理的记忆和背诵,而是考查逻辑推理的应用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行测逻辑并不专门考核逻辑学专业知识,但考生必须熟悉一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本方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题。
逻辑学是以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工具性科学,是各门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谓思维形式即思维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主要有概念、命题和推理。
鉴于逻辑科目的特殊性,即绝大多数公务员考生都没有系统学过逻辑学课程,为帮助非逻辑学背景的考生更快地入门和更好地进行复习备考,本篇将系统地讲解逻辑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形式推理。
第1节概念与定义
1.1概念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要研究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