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岁月如歌)(精)

分類: 图书,小说,外国小说,美国,
作者: (美)坎宁安 著,刘新民 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3-4-1字数: 129000版次: 1页数: 193印刷时间: 2003/04/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2030413002221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当1998年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出现在美国的书店时,许多评论家都大吃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坎宁安这位文坛的后起之秀竟然写了这样一本无论题材还是风格都有别于其以往作品的书。然而,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本书不仅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更获得了1999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在2002年末,同名电影也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莉安娜摩尔和妮科尔基德曼联袂主演,旋即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并获多项奥斯卡提名。
内容简介
三个女人的一天,编织成了这部关于人的失落、希望、恐惧、爱和生活的作品。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女作家,受严重精神衰弱的折磨,正在构思一部新作品;克拉丽莎,伍尔夫所构思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震惊地看着男友跳楼身亡;劳拉,伍尔夫作品出版后的一个读者,正渴望摆脱令她烦闷的生活。完全错位的时间组合凭借三人之间的微妙联系,通过平行叙述揭示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本书获1999年普利策小说奖。
作者简介
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生于1952年,因其1989年的处女作《末世之家》蜚声美国文坛,《时时刻刻》是其第三本小说。和他前两本作品不同的是,《时时刻刻》竟然是关于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小说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亦作《达洛维太太》)的一本实验性小说。虽然伍尔夫夫人在现代文坛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但其以杂乱无序的思维活动为线索的创作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难以理解,无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都无法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坎宁安身为一个美国作家,采用这样一个选题,无疑是个大胆的创新之举。《时时刻刻》中共有三条主线,叙述了三个女人的一天:20世纪20年代,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伦敦市郊的里士满休养,在治疗自己神经衰弱的同时开始构思创作其作品《达洛维夫人》,但对生活的恐慌时刻伴随着敏感的她;20世纪50年代,布朗夫人,一个家庭主妇,怀孕在身,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生活使其绝望,在没有从索然无味的生活中逃离后,试图自杀;20世纪末,克拉丽莎,一个中年女编辑,在为其好友筹备举办一个晚会,却意外目睹了他的自杀。从名字到经历种种的巧合使她和达洛维夫人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三个女人的一生看似彼此没有任何关系,却因为一本《达洛维夫人》而联系在一起,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笔锋一转,让人发现布朗夫人正是自杀的理查德的母亲,两条主线逐渐并成了一条,逐渐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部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文字交响曲。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