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设计流派和设计思想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 陶云著
出 版 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 174000版次: 1页数: 201印刷时间: 2007/06/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41078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认为,以新教伦理为主的禁欲主义精神的世俗化推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诞生。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大事,它决定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主义的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带来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剥削和异化。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激进的意识形态学说,倡导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一些有识之士针对工业产品艺术质量的下降等问题在设计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这就是莫里斯等人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不过,用康德的理论来看,工艺美术运动涉及的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它包括审美(判断力批判)、伦理道德(实践理性)、科学技术(纯粹理性)等三大领域。
新艺术运动、俄国构成主义、德意志工业联盟三分天下,分别在审美、社会伦理和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豪斯是艺术设计的集大成者,它把三分的天下重新整合起来探索,并且用标准化生产、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等理论,开启了艺术设计主战场的大门。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先后进入丰裕社会。科学技术的繁荣带来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白领中产阶级逐渐占据了社会主流地位。禁欲主义精神的宗教约束力已经耗散殆尽,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抬头。与此一致的是在艺术设计领域开始反思现代主义的基础: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随之兴起。
现代主义的思想内核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传统以及机器美学和批量化工业生产,一度忽视了丰富多彩的审美领域,后期出现了呆板单调的国际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具有反理性主义倾向,重视审美个性的多样化,出现了多元的格局。
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中,后现代主义在对艺术性的时代精神表示欣赏的同时也对折中主义、人体工程学、生态设计、绿色设计等进行了富有特色的积极探索。
把握西方艺术设计流派的思想内核和发展脉络有助于人们借鉴经验、驾驭设计,从而有效地美化人类的生活。
作者简介
陶云,教育经历:1983-1987年 天津大学外文系科技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6-1997年 美国Elon College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修研究生课程并修学分;2000年至今东南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1987年7月-1998年东南大学外文系助教,讲师;1996年7月-1997年6月 美国Elon College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4月至今东南大学外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3月至今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兼职副处长。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西方工业设计史。出版情况 编写出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与辅导》《新编大学英语精读指南》《大学英语4、6级口语教程》《大学英语4级考试与辅导》;发表论文十多篇。
目录
引言
绪言
第一章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内核
第一节 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拉斯金和莫里斯丰富而复杂的思想
第三节 从人的完整性的角度重评复兴手工艺的思想
第二章 艺术性的偏重、工业标准化的探索和道德色彩的张扬
第一节 新艺术运动对艺术质量的推重
第二节 德意志工业联盟对机器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探索
第三节 苏俄构成主义强调为人民设计的伟大构想及其命运
第三章 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集大成者包豪斯
第一节 早期包豪斯的乌托邦色彩
第二节 艺术与技术、科学的统一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张扬
第三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失落与机器美学、技术民主的发展
第四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精华
第一节 功能主义、理性主义与机器美学的内涵
第二节 现代主义设计与新教伦理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精神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的蜕变
第四节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过渡地带
第五章 走向多元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的更替和反叛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对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呼唤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不足和对未来设计的展望
第六章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说明
作者简历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