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 (科学发展的社会工程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陆晓文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4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7623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政策,全面分析了决定与影响当前中国社会政策的诸多因素,研究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和指导中国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管理形式与方式,提出健全社会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总论——改善民生,中国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世界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般回顾
第一节境外与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和现状
第二节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政策
第三节社会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第四节社会建设中社会事业发展与方式
第五节社会建设中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和作用
第六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
第三章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与主要社会政策实践的现状
第一节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与分析
第二节当前中国医疗保障政策的现状
第三节当前中国教育社会建设的现状
第四节当前中国住房社会政策的现状
第五节当前中国社区与社会组织建设现状
第六节当前中国就业社会政策的现状
第四章关注公平、关注民生、关注和谐
第一节“十六大”以来关于社会建设的实践
第二节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长远与现实并重
第三节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建设的近期目标
参考书目
附录:联合国对中国人类发展状况的评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总论——改善民生,中国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将社会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进行了论述。社会建设成为中国建设具有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四项伟大的任务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改善民生。并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同时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在社会建设中,出现了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局面,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在论述文化建设时,他也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这一事实;在论述统筹兼顾这一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法时,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了当前中国不同利益群体的客观存在,如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这三个统筹中可以明确感受到在当前的中国,利益的分配和获得方式的差异与不同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现实,并需要通过“统筹兼顾”这样一种既有集中意志与手段,又有地方、部门、社会组织与个人局部利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中国社会全面的发展与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