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薪集——祝贺吴慰慈教授七十华诞文集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图书馆学 档案学 ,
作者: 沈乃文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479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336012包装: 平装目录
“图林”领袖是怎么炼成的
扩大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角度——为吴慰慈老师七十华诞而作
吴慰慈教授印象
引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持续创新——吴慰慈先生图书馆学思想探微
春风雨露润心田 学才德品誉学界——恭祝吴慰慈教授七十华诞
良师益友学林垂范——恭贺吴慰慈教授七秩华诞
青年的良师珞珈之益友
与图书馆学理论共同成长——吴慰慈老师印象
师恩不言谢——我与吴慰慈老师交往的感受
仁者寿
从几件小事看吴慰慈老师的品格
深藏在记忆中的吴慰慈先生二三事
我的老师吴慰慈——献给吴老师七十寿辰
不懈的跋涉——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吴慰慈
育人创新奉献——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吴慰慈先生’
一位令人如沐春风的学者——我认识的吴慰慈老师
金针度人启迪后学——师从吴老读博二三事
图书馆事业社会化断想——为庆祝吴慰慈老师七十诞辰而作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历史任务与研究思路一基于知识
社会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21世纪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近代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精神成果
借鉴韦一麦模式构建以教育为导向的图书馆知识传播模式
面向创新教育的信息素质教育
关于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关于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查与思考
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浅析
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网络信息保存体系构想
当前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试析高校图书馆对深层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从传统馆藏到数字馆藏
组织沟通审计在图书馆的应用分析——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图书馆为例
小型专业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中的集成检索要求与接口规范
数字图书馆评价机制研究
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图书馆之路
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
东北地区图书馆员职业现状调查分析
云南旅游信息资源开发研究
2006年澳门图书馆事业回顾
人工语言向自然语言转变的原因
古今图书分类语言兼容与互换问题的探讨
辽宋金元时期的山西佛寺藏书事业
陆心源的亲笔信札与书画收藏
闵齐仅与明代末年的套版印刷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札记
近代藏书家秦更年及其《婴圈题跋》
述海源阁藏书
中日古籍目录工作的同源与合流
日本所见汤显祖戏曲版本综录
……
书摘插图
“图林”领袖是怎么炼成的
斋主在那边庆贺吴慰慈老师七十大寿,我前两天接到一个电话,也与吴老的七十大寿有关,所以,产生了要议论一下吴老的念头。
“图林”有一批教授级的大腕,像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李国新、王子舟等,也有一批馆长级的大腕,如吴建中、张晓林、倪晓健、吴唏等。在大腕之上,则有少数领袖级的人物,吴老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我从吴老身上总结出如下“图林”领袖人物所具备的素质:
首先想到的是年龄。同龄人往往互相不服气不买账,年龄差是形成心理上的敬畏感的重要因素,所以,领袖级的人物一定要在年龄上达到让人不敢随便造次的级别。
其次是担任重要职务。职务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状态,同时出镜率也比较高。
第三,讲授《图书馆学概论》并编写有同名教材。这门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窗口,经常有机会给“图林”同仁讲讲从宏观到微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四,口才比较好。我观察吴老多年,别看吴老操着一口安徽普通话,其实吴老属于比较有口才的人,所以往往能成为各种场合的话语中心。一个看似普通的话题,往往能被吴老有滋有味地讲述一大通,听的人也兴致盎然。
第五,记忆力超强。吴老所到之处,往往有学生闻讯赶来拜望老师,不管是多少年前的学生,吴老总能一口说出名字和工作单位。这一点,让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只能躲在一边暗暗崇拜。正因为记忆力强,吴老讲话的信息量特别大,当时是什么情形,谁谁是怎么讲的,事情又怎么变化的,只要不限定时间,吴老永远都有故事可讲,绝不会让一个场合冷场。第六,为人大度而温厚。江湖总有恩怨,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昕到过
吴老议论任何人的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