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有常守 位有常员---感悟集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张家麟著
出 版 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字数:版次: 1页数: 227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20307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职有常守位有常员——感悟集》,是继《编制管理简论》(合著,1984年)、《组织社会学》(专著,1988年)、《机构编制管理教程》(合著,1990年)、《事业单位编制标准》(主编,1991年)之后出版的论文集。该论文集取名《职有常守位有常员——感悟集》,意为对机构编制的实践与思考。本集收录了我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报刊上陆续发表有关编制管理方面的文章,共38篇。这些文章大致分为:实践思考、理论探索、调研报告等三部分。
多年工作的积累,实践的体验,理论的熏陶,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业余时间,时常一杯茶、一盏灯、一支笔,抛开世俗的纷扰,让自己随文字进行一次远足,品位工作中的乐趣与有为、生命中的精彩与美丽,领略知识的博大与深邃,尽享人生的豁达与悠然。写作在体味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读书与写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工作不止,生命不止,读书与写作也永远不止。将自己的点点滴滴写成的文章,整理成拙作,愿奉献给读者,以此共勉;赠送亲朋好友,请予赐教;也留作人生征途上一丝对往昔的回忆。
作者简介
张家麟,男,1953年生,上海市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从事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先手著有《编制管理简论》(合著)、《组织社会学》(专著)、《机构编制管理教程》(合著)、《事业单位编制标准》(主编)。作品曾获全国首届行政管理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然,安徽省第一届著作类二等奖,安徽省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青年报《全国优秀图书“希望杯”群众评选侯选书目》等。
目录
实践思考篇
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研究的对象
结构、机制、政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改革时期编制工作的任务
分类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编制包干的实践与思考
由“供给型”走向“经营管理型”——安徽省宿县部分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两个过渡与两个百分之三十——安徽省事业单位改革实录
事业单位登记皖淮开了先河
事业单位法人制度建设的成功实践
情有所钟循新规
标准、体系、法制 ——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编制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提速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思路的几个问题
创新思维走新路径——安徽省走出一条事业单位改革的新路子
理论探索篇
深化改革“破冰之举”——我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回眸
机构编制管理科学研究的近期任务
我国组织问题之研究
论机关工作效率与现代组织体系设计
依法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租赁、承包、兼并、联合的辩证法——国有事业单位实现形式之研究
职有常守,位有常员——从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历史沿革
简论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产业政策
简论个性形成和发展
金钱是万能的吗——一种新的理论论证方法:现代组织行为学
打造安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关于实现安徽快速崛起路径选择之一的思考
调研报告篇
后记
书摘插图
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研究的对象
机构编制体制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配置职能、机构、编制的具体形式,其中主要的部分是机构编制管理体制。它包含了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和组织等许多内容,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从机构编制体制的内涵来说,既包含机构编制管理运行机制,又包含机构编制管理组织模式,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为一体。“体制”这个术语就字义来说,包含了“体”(组织)和“制”(机制)两方面的内容。因为任何机构编制要素的运行不可能是虚无的,必然有它的载体,正如在哲学的观念上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样。机构编制要素的运行是这些载体的行为,机构编制的运行机制是这些载体的行为机制。机构编制关系是这些载体互相形成的主客体的关系。所以,研究机构编制管理体制,一是要探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机构编制运行机制,包括作为微观基本单位的组织行为机制、机构编制横向管理的社会协调机制、国家对机构编制纵向管理的行政调控机制,以及这三者的最佳结合。二是要探寻与上述运行机制相适应的机构编制管理的组织模式,包括各种层次的横向和纵向组织模式以及这些组织的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