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人说吃-饮食文化小丛书二

分類: 图书,美食,饮食文化,
作者: 孟凡贵著
出 版 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240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95997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李金斗炒大虾功夫了得,李嘉存烙烧饼堪称一绝,倒佳碗的茶汤才地道,面茶就得转着碗喝,吃河豚的规矩,差点让狼吃了。
美食主持人——干看吃不着;厨师亮手艺——带火大翻勺;沂蒙山的蝎子十条腿,吓人的虫子宴,炒四百多下的“三不粘”京都一绝——爆肚。
内容简介
“饮食文化小丛书”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全新推出的一套集文化、美食、餐饮知识为一体的经典小丛书,极富情趣。
饮食文化小丛书之一:《点菜的门道》由专业点菜师编著,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教给读者不同菜系如何点菜,使您无论进了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个餐饮,都知道如何点一桌地道的好菜,既美味营养、搭配得当,又能点出面子,点出实惠,成为一个内行的美食家!
饮食文化小丛书之三:《餐饮大揭秘》向读者提示了许多您渴望了解却又无从知道的餐饮行业的机密。作者多年从事餐饮行业,他将自己多年的了解、观察的行业内幕一一揭开,吊足了您的胃口,吸引着您的眼球。
目录
馋人说吃(序)李金斗
写在前面 孟凡贵
名家名师爱做饭
高凤山家的炒麻豆腐
李金斗的韭菜炒大虾
李嘉存的棋子烧饼
用自己种的扁豆焖面
送给师爷侯宝林的大螃蟹
杨少华挽起袖子炖鳎目
老两口的一鸡五吃
范振钰和马志存的包子有一拼
刘洪沂的肉丝榨菜面
陈玉亮先生的黄焖鱼翅
开山炸跑了活化石——细鳞鱼
北大荒的狼
我差点让狼吃了
米南阳吃猪蹄
我带太太吃河豚
“狗剩媳妇”的煎鸡翅
老树皮乐队范圣琦的宫保榨菜
馋人遍吃老字号
正阳楼里吃螃蟹
一条龙的故事
八大楼之首——东兴楼
湘菜名馆聊“马凯”
又一顺的刀工绝活
同和居的“三不粘”
砂锅居的美味
西安饭庄来了毛主席
京西鲁菜惠丰堂
卖寿桃的老正兴
不虚此行翠华楼
馄饨老店王兴记
南宛北季烤肉香
宫廷御膳话仿膳
纪晓岚故居晋阳饭庄
乾隆御封的都一处
京都美食——便宜坊的焖炉烤鸭
京都美食——全聚德的挂炉烤鸭
名人名菜话“森隆”
京味名馆柳泉居
东西南北说好茶
京城川菜数峨眉
同春楼的将军宴
北京小吃甲天下
京城独门煎灌肠
饥饿年代的“精神会餐”
年糕的故事
儿时的美食炖油渣儿
冰窖冰核冰激凌
羊肉喂汆杂面条
门钉肉饼
南府苏造饱老馋
倒挂碗儿的茶汤
炉眼儿烧茄子
大白菜的回忆
豆汁腿子
高看您一眼的白水羊头
百粥的秘密
京都一绝——爆肚
转着碗喝的炒肝
做嘛嘛香的芝麻酱
平谷山里的“狗嚼子”
面茶老万
英若诚进“大碗居”
北京小吃寄乡情
外焦里嫩的炸铬馇
原来那不叫面条
吃元宵别着急,北京城里那儿有驴
白汤杂碎加白菜
“两面三刀”炸油饼
巡演南北说名吃
沂蒙山的蝎子十条腿
吓人的虫子宴
陕西岐山的周公面
五台山的土豆宴
江湖隐语阳春面
捡来的面条鱼
第一次吃虾爬子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天津人的口福不浅
原汁原味汽锅鸡
能顺气的水萝卜
哪儿的辣椒最辣
三文鱼生吃熟吃两相宜
山南海北吃面条
鱼肥豆香安徽菜
川参谋吃哭了村娃娃
白洋淀里钓大鱼
武汉的四大美食
赛里木湖畔烤全羊
丸子的个数
潍坊刘庄的萝卜
四时八节有食俗
春节的压桌碟儿
年味儿
岳母过年给我的“抓挠”
饺子叫子教子
清明节里说寒食
响堂亮灶
书摘插图
高凤山家的炒麻豆腐: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快板大王高凤山,是曲艺界和观众朋友非常喜爱的一位长者。当年,我师父高英培在北京宣武区前孙公园的一家纸铺当学徒,特别喜欢听相声。每天晚上都去天桥听,回来晚了进不了门还要跳墙。掌柜的一开始怀疑他学坏了,就让账房跟着他,这才发现他原来是听相声去了。账房先生回来跟大家一
说,众人哈哈大笑。高凤山先生当时就住在隔壁。听说了此事后就来问我师父: “你想学说相声吗?”我师父说:“太想了!”于是经高凤山先生介绍,我师父走上了艺术之路。
我师父从小丧父,所以对高凤山先生就像对父亲一样尊敬和孝顺,一年三节都要到高凤山先生家里去探望,当然我也要去了。所以我跟高老先生的关系也非常近。高先生在圈内人称“少高二爷”。我师父管他叫二叔。我就得叫二爷了。
高凤山先生教学非常严格,徒弟、徒孙来到家里都要说上一段,然后他会给你归置归置、掰扯掰扯,告诉你这儿不行,那儿还有欠缺。确实,老人家在快板书、相声这两门艺术上绝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圈里人十分尊敬他。他曾经当过北京曲艺团的团长,20世纪50年代初,侯宝林先生跟他一起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为相声的进步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