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作者: 邢群麟,李敏编著
出 版 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885545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和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
掩卷面思,常读常新。《论语》中蕴含了许多的人生智慧。走近孔子,走进《论语》,体会其中的人生智慧,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本书如同一本《论语》的读书笔记,听着南怀瑾先生的讲解点拨,细细品味《论语》中的智慧精髓,一点一滴,必会心有所得。
南怀瑾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其研究涵盖儒、释、道,甚至包括天文医卜、诗词歌赋。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其精妙思想令人折服。听南怀瑾先生讲《论语》,使每一位读者如沐春风,从容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清清楚楚地领悟《论语》的思想智慧,从而提高自己的处世方略和人生内涵。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内容简介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他潜心研究《论语》几十年,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解读因迥异于其他人而独树一帜,其语言通俗易懂,所言之事都是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间将人生道理阐释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对做人与做事有着精辟的见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南怀瑾先生的精彩讲述中,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从而将《论语》蕴藏的人生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开阔自己的人生视野,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就成功的人生。
目录
第一篇真聪明与假糊涂——做人是一生的学问
你距离完美还有多远
尊重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尊重他人
应该缓行的“特立独行”
学会变通
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柔情似水”的处世哲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真聪明与假糊涂
第二篇行走在“治世”与“乱世”的官场——为官的哲学
当官的“料”
政治家的万世师表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让人惧不若让人敬
君使臣以礼
对下属不要吹毛求疵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要学会中和
烧好当官三把火
怎么做官才算合格
慎对下属的忠告
腾出一只手
第三篇“犯上”的关键是把握火候——做好下属的艺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官场“护身符”
功成身退数风流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身后有余忘缩手
知人论事
当仁不让于师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下属
学会把握火候
第四篇潇洒行走于人世间——处世之术
真善无迹
不迁怒
要有一颗谦虚的心
别碰他人的“禁区”
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些谎言不必拆穿
宽容并不是纵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好人并不受欢迎
得理也饶人
不念旧恶
最难揣摩是人心
第五篇抱怨不如争气——强者生存法则
第六篇最高的知是无知——做学问的态度
第七篇知道“不善”方能“行善”——君子的修养
第八篇谁都想要的富贵——秉持正确的名利观
第九篇交际中的“刺猬哲学”——学会交友之道
第十篇舌头不要跑得比大脑快——掌握言辞的分寸
第十一篇不做悲哀的“墙头草”——自主意识的培养
第十二篇失意更不能忘形——平衡得失的心态
第十三篇孔子是高明的相面大师——性格即命运
第十四篇人生来就天差地别——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十五篇真正的智者与仁者——人生的境界
第十六篇能养不算孝——领悟孝的内涵
附录《论语》原文
书摘插图
第一篇真聪明与假糊涂——做人是一生的学问
你距离完美还有多远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恭而无礼则劳”,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说的“恭”就是恭敬的意思,有些人表面上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很恭敬,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有一些人和他们正好相反,给人的印象似乎就不太好,其实他们的内心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这只是他们天生的禀赋与其他人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在给一个人下定论的时候切莫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不要轻易被他人外在的态度左右,要尽量客观地看人。孔子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所以可以这样说,态度恭敬未必是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劳”。换句话说,态度礼貌固然重要,如果内心并没有礼的精神内涵,碰到人一味地表示礼貌,则很辛苦、很不舒坦。“慎而无礼则葸”,我们看自己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这种人做事小心翼翼、万分谨慎,就怕有什么闪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