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故事/蔡东藩历史讲坛

分類: 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 蔡东藩著,古木,马在淮改编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44000版次: 1页数: 219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04515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看它(蔡东藩的作品)的生命力起码比我的书要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竖排版繁体字的“二十四史”呢?不能。就是简体字的古文版也不能。但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要绪,读蔡先生的书可以导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有土,有毫不起眼的砂石。它的非凡就在于它的丰富蕴藏。
——作家二月河
蔡东藩对历史不但忠诚。而且有感有情,由此他的著作不但博大,更见美感和细腻。
——诗人柏桦
蔡东藩的历史演义自两汉一气呵至民国,至今能玩此大器者前不见古人,后尚不见来者,就这一点来说他可称是中国第一人。
——学者罗以民
内容简介
蔡东藩,1877年(清光绪三年,岁丁丑)6月13日生于浙江省山阴县临浦牛场头(今属萧山县)一个店员的家庭里,幼名椿寿,稍长取名,号东藩(又作东帆)。他创作了11部、l040回、600余万字的演义体历史小说:《中国代通俗演义》,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l920年(民国9#-)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他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蔡东藩小时候家境比较贫寒,求学之路历尽艰辛。为了替父母治病,他甚至还替人做过科考枪手;23岁时,以贡生朝考优等的身份被派遣到江西省以知县候补。
作者简介
蔡乐藩,(1877-1945),浙江省山阴县临浦牛场头(今属萧山县)人。一生共创作了11部,600余万字的演义体历史小说:《历代通俗演义》,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民国9年这两千多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
目录
第一部 辛亥革命
1 袁世凯乘乱出山
2袁世凯狐狸过河
3冯国璋夺取汉阳
4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
5袁世凯着手窃取革命果实
6袁世凯逼宫
7清帝退位
8孙中山力辞大总统
9袁世凯如愿在北京就任
10袁世凯组阁
11借款风波
12袁世凯撤换总理
13袁世凯制造假共和
14俄国妄吞外蒙古
15宋教仁遇刺
16林述庆之死
17袁世凯私自借钱
18暗杀党猖獗
19南北大战打响
20孙中山倡导二次革命
21南军败北上海滩
22革命党出海避难
23二次革命惨淡收场
第二部护国运动
1袁世凯胁迫选总统
2袁世凯收拾国民党
3袁世凯成立政治会议
4袁世凯集权
5袁世凯筹备登基
6令人屈辱的二十一条
7袁世凯铁心卖国
8筹安会风波
9王士珍无奈出山
10袁党荒唐的政治秀
11花样百出的请愿团
12袁世凯威逼小逊帝
13蔡锷韬光晦迹
14袁世凯内外交困
15蔡锷金蝉脱壳
16袁世凯准备登基
……
第三部护法战争
书摘插图
第一部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前的中国,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甚至天下的所有东西,都成了皇帝的私人财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从夏禹到清朝.皇帝的姓氏换了又换,但终究是换汤不换药,摆脱不了一个皇帝决定天下人命运的套数。
我生长在清朝,记得十年以前,无论中外,统称我国为大清帝国。革命以后,变更国体,将“帝”字废去,换了一个“民”字。“帝”字是一个人的尊号,“民”字是所有老百姓的统称。由一个人掌控国家,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违逆,这个人要是贤明公允,还能使国家昌盛、人民安乐。可惜历史上开国的皇帝还算有几个贤明公允的,等传到他们的子子孙孙,几乎全都昏庸糊涂,暴虐百姓。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不得不铤而走险,起义闹事。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从古没有不灭的帝家,朝代更替,根源就在这里。
近百年来,中外研究政治的人,都说皇帝专政的制度不好,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实行民主政治,虽说还是有总统,还是有政府,但总统是由民众选举的,政府也由民众组成,当然不会选举那些昏庸糊涂的人。况且,民众选举的总统,民众组成的政府,都归人民监督;整个国家的立法权,又属于人民,总统与政府,只有一部分的行政权,不能违法乱来,要不然,人民就可以依法弹劾、质问,甚至把他赶下台。这种新制度,看上去很好,只可惜是纸上空谈,没见真的实行。
回想辛亥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的情景,全国人民都高兴得疯了似的。不分贫富贵贱、地位高低的人们,只要得到革命军获胜的消息,都会欢天喜地、拍手称快;偶尔听说革命军吃了小败仗,又都痛心疾首、愁眉不展。人们踊跃投身革命,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有的甚至穿上戎装,就连娇滴滴的女佳人,也居然想做一回花木兰、梁红玉。照此下去,推翻清朝,实现民主,岂不是易如反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