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

分類: 图书,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PR),
作者: 袁维国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4-1字数: 219000版次: 1页数: 278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 32开印次: 20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04054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分十四章,一至七章为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公共关系的涵义;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形成与发展;基本思想、基本原則、基本职能与类型;公共关系的工作方式方法;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人员。八至十四章为实务与技法部分,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一一传播;综合活动策划;广告;公关文书写作;社交;公共关系实例分析与案例讨论。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秘书、管理、经济、外贸、旅游等专业作教材和有关人员自学之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涵义
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
二、构成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四、公共关系学的定义
第二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二、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关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早期公关活动
一、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二、中国古代的早期公关思想和公关活动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一.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与形成
二、公共关系由企业走向政界
三、公共关系由美国传人欧洲,遍及世界
四、公共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当代中国
一、公共关系实务的兴起与发展
二、公共关系理论教育与研究的形成
三、对我国公共关系现状的思考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
一、珍视信誉、重视形象
二、注重双向信息沟通
三、尊重公众利益和要求
四、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以事实为基础
二、以公众研究为依据
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四、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
五、以全员PR为保证
六、以上层领导支持为动力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职能与类型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
一、树立形象、广结良缘
二、收集信息、咨询建议
三、宣传教育、沟通协调
四、团结职工、发展组织
五、推广服务、增进效益
六、关心社会、扩大影响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内容
一、新闻媒介关系
二、职工关系
三、顾客关系
四、股东关系
五、社区关系
……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工作方式方法
第六章公共关系机构
第七章公共关系人员
第八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传播
第九章公共关系综合活动策划与突发事件处理
第十章公共关系与广告
第十一章公共关系文书写作
第十二章公共关系与社交
第十三章公共关系实例分析
第十四章公共关系案例讨论
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它以经营管理学和信息传播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吸取了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多种学科的原理在管理科学上的应用,又概括了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些重要思想、原则、方法和技巧,形成了具有特殊管理职能的崭新的应用学科。它的特点与性质
为:
1.学科内容的多科性和综合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新学科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公共关系学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可以这样说,从学科内容看,它是管理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新闻学、广告学等多种学科边缘交叉、渗透综合而成的;从学科性质作用看,它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吸取上述各学科的原理、方法,应用在对组织行为的调整控制上,以达到协调组织与公众关系,促进事业发展。而其传播学的原理和技巧,是作为公共关系用来沟通协调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唯一工具和手段,它在构成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方面比起其他学科来,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关系学是由多学科交叉综合而成,由此其特点是学科外延大,内核小,它以上述各学科为基础理论的外延。比如,要调查研究组织内外公众的心理、预测公众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就须研究心理学、行为科学;为要沟通协调组织与公众关系,就须学会人际信息传播学、动作语言学、新闻学、交际学;为要掌握顾客、消费者的动向,要运用市场营销规律,就不得不研究市场营销学,为要以组织与公众利益为前提,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行为调整与控制,就需要把上述学科的理论原理,纳入管理的“轨道”,使之形成新学科,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