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倪文锦 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7-1字数: 420000版次: 1页数: 426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6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233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由国家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和实验区优秀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撰写的。本书材料翔实,内容丰富,涉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目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课程评价和语文教师的素养等诸多方面。本书立足于教育科学研究,围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以开阔的视野、缜密的分析、典型的案例,展示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向,努力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本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结构新颖,可供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使用,也可作各类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倪文锦上海市人,男,1948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2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1998年评为教授,1999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为中国内地首位语文教育方向的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已主持省部级课题多个。
1998年被教育部聘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文化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被聘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核心组成员,参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语文教材的审查。
社会兼职: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语文学科组成员。
著有《语文考试论》,主编《语文教育展望》、《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育初探》、《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研究》、《语文教育学引论》、教育部规划职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国家规划中职《语文》(基础版)教材等。公开发表论文数十万字。自1992年起,应邀多次赴香港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曾在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高校进行学术研究。
目录
绪论 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
第1章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第1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2节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3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4节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2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1节 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第2节 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
第3章 小学识字和写字教学
第1节 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
第2节 识字教学的改革
第3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
第4章 小学阅读教学
第1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
第2节 阅读教学实施
第3节 阅读教学评价
第5章 小学写作教学
第1节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2节 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
第3节 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
第6章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1节 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教学
第2节 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借鉴和建议
第7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1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第2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第3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第8章 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
第1节 “校本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2节 小学语文微型/隐性校本课程
第3节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
第9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
第1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
第2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
第3节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4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
第10章 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第1节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教学案例
第2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教学案例
第3节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教学案例
第11章 语文课程评价
第1节 课程评价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第2节 语文课程评价中的几个重要思想
第3节 语文课程评价实施
第12章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第1节 语文教师的理念转变
第2节 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第3节 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语文课程“基本概念”
与以前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不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和使用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概念,这是前所未有的。其具体的理念有四条: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