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马兰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1字数:版次: 1页数: 22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16293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立项资助研究成果,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全书以“学会发展”为理念,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这一教育实践课题。作者在本书中明确提出:合作,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内容。合作,不只是师生交往,还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是每个学生在合作小组中满足归属、自尊、自由和娱乐的需要。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合作学习概念、课堂分组、小组建设、合作目标与任务、合作学习方式与方法、合作学习评价、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等,书后附有专题讨论,如常规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案例与评析、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比较等。
本书可作为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也可作师范院校教育学类选修课教材。
目录
第一章走向合作学习
第一节合作学习的缘起
第二节什么是课堂合作学习
第三节走向合作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课堂分组
第一节什么样的小组才是合作学习小组
第二节异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分组原则
第三节分组的方法
第三章小组建设
第一节小组的形成
第二节教室排座:小组形成的基础
第三节课堂氛围:小组形成的保证
第四节人际技能:小组形成的前提
第五节自主自治:小组形成的动力
第四章合作目标与任务
第一节明确具体目标
第二节阐明学业任务
第三节选择学习方式
第五章合作学习具体方式
第一节学生小组学习
第二节共同学习法和学业争辩法
第三节小组调研法
第四节结构法
第五节综合教学
第六节协作法
第六章合作学习简易方法
第一节促进小组建设的方法
第二节促进积极互赖的方法
第三节促进人人尽责的方法
第四节促进学生互动的方法
第五节鼓励平等参与的方法
第六节鼓励运用合作技能的方法
第七章合作学习评价
第一节教学之前:明确目标、期望和方式
第二节过程评估:监控学生行为
第三节结果评估:多角度评判
第四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的认识误区
第八章合作学习常见问题解答
第九章合作学习再认识
第一节合作学习的新颖之处
第二节合作学习的情境优势
第三节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附录Ⅰ 在常规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
附录Ⅱ 《自画像》教学实录与点评
附录Ⅲ 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
附录Ⅳ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
附录Ⅴ 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若干比较
附录Ⅵ卡甘论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走向合作学习
任何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有其得以生成的社会土壤和历史条件。合作学习的兴起,也是如此。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国际上近50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理论之一,也是成本收益最好的教育改革实践。现在,它伴随着我国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地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和了解,并由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师不断地予以丰富。在详细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乃至对合作学习全面认识之前,本章将先简要分析合作学习为什么会兴起,课堂合作学习的含义是什么以及走向合作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合作学习的缘起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据合作学习的倡导者宣称,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帮助,更能调动慢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以阿莫纳什维利等人为代表的“合作教育学”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强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中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如果说苏联是一个集体主义倾向十分突出的国家,倡导合作并不出人意料的话,那么,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着竞争氛围的国度中结出了“合作”之果就一定有值得人们探寻的社会、教育缘由了。
一、意识到竞争的弊端
自从达尔文1859年在英国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以来,竞争与生物进化视为同一的观点就一直在生物学研究中占据着统治地位。随后,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又将有机体为生存而竞争的现象扩展到社会观察之中,“人类的天性就有竞争的特性”这一思想广为传播,并被人们所接受,奉为至尊。在资本主义开创时期,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竞争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润滑剂曾备受社会舆论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