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全集(第十八卷)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 编
出 版 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9-1字数: 485000版次: 1页数: 588印刷时间: 1998/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82967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全集所收文稿,包括蔡元培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歌、题联、书简、函电、批语、日记、译文及演说、谈话并口述的记录,当时由他主持制定或以其名义发布的重要公文、法规等。与别人合著之作,也收录在内。为方便读者,对一些历史人物、事件和背景情况只作简略的注释,不予任何评价。题解置于页下,注释置于文末。日记则将注释置于每年最后一日之下。本全集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理论精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目录
题绍兴府学堂养新书藏联(约1898年)
文变(1902年5月)
《警钟》发刊之旨趣(1904年2月26日)
请各省注重社会教育通电(1912年1月30日)
政见商榷会章程(1912年5月27日)
吾人所受于欧战之教训(1916年11月20日)
辞退外国教员克德来理由复教育部呈(1917年5月15日)
附一:北京大学复外交总长函
附二:北京大学复外交部函
北大教员任课钟点的通告(1917年7月1日)
对学生姚望申请转咨黔省公署筹给津贴的批示(1917年11月16日)
对学生虞宏正申请转咨闽省公署补给津贴的批示(1917年11月28日)
请准照原案另筹款项补助研究生转咨江西省长文(1917年11月)
为赣籍学生姜景煦等申请照发津贴转咨江西省长文(1917年11月)
复江西省长咨查研究生津贴办法文(1917年12月14日)
关于法律门毕业生申请司法官免试问题的布告(1917年12月25日)
赠北大毕业同学联(1917年)
题温州籀园祠联(1917年)
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1917年)
北京大学学科教授会组织法(1917年)
北京大学研究所简章(1917年)
北京大学研究所通信研究员规则(1917年)
北京大学预科补习班简章(1917年)
北京大学各种通则(1917年)
北京大学各种细则(1917年)
北京大学文科试验规则(1917年)
题《秋夜读书图》(1918年1月29日)
北京大学编译处简章(1918年1月)
成美学会缘起(1918年2月25日)
北京大学《理科大学月刊》简章(1918年3月1日)
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简章(1918年3月)
北京大学校役夜班简章(1918年3月)
填报北京大学受勋人员履历表呈文(1918年4月29日)
教育研究会讨论修订教科书问题的记录(1918年春)
……
书摘插图
文变*卷上(1902年5月):
培根论**
山阴蔡元培选
泰西列国文物、制度,有今日之隆,皆由被治者之力,而治者不与焉。征之史记,法之摆脱专制,树立共和之政;英之拥立维廉,植百代立宪之治;美之自主于新世界;瑞之屹立列强环伺中,不受他人辖制,其效之大而事迹之彰明者,固无待侈述。即至近世萨尔士尼亚,以区区之族之众,统一列国,奄有意大利全土;普鲁士以下弱之国,合并日耳曼,称霸于欧之中央。人或以为由维克土尔、爱玛纽儿、威廉之圣,与加卡尔、毗士麦克之贤,旋天转地,开斯丕业,而不知彼二君二相者,不过见民心向背所归而利导之。若当时二国之民,不愿联结同种,又不肯为其长上出力,则以二君二相之雄才大略,将无所用之矣。即知泰西之民善用君相,而非君相善役其民也。迹其所由,民间风气夙开,民知夙进,且鉴戒于历代抑压之治,联结为一气,义不受人制。故其力能耸动政府,俾之从我所欲也;故其政有水到渠成之妙,不须勉强刻苦,以拂人之性也。如有塞之者,则众滴为巨涔,决堤溃岸,横溢百里,非得其平则不已。法美之例,可以征矣。
至于东洋诸国,其治乱兴败,一系在出治者。仲尼所谓“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者,芸芸之族,不能焉,无他,以其民知不进,风气未开之故也。说者言:中国政府庸弱无为,内施威压于其民,外甘奴婢于他族。夫政府之庸弱无为,固也,而使庸弱无为之徒侈然在上者,果谁之过也?向使中国政府易其地而在泰西,必不能一日保其位矣。即知政府者为国民形影,一上鉴镜之表,其妍其媸,不差毫发。今中国士民,不自省己之庸弱无为,而顾专咎政府之出治者,岂不大谬乎?余谓:政府枝叶也,人民根干也;根干已失生气,枝叶之枯固其所耳。主张变法者,不论其本而趋其末,以为一改革制度,模仿泰西,可直凌驾英法而超越美德,而不知其同族子姓,方昏瞑于积弊沉痼之中,不知家国存亡为何事。纵今变更法度,一切为所欲为,而越人之章甫,裸国之衣冠,国人不惟不便之,且相率诋诬新政,讴歌旧章,不旬日而仇之者蜂起。况于政府中人,视变法如谋反,死心塌地,株守其愚窟乎!余谓改革中国,首宜改革其人民,是治本之说也。余论中国时务,常以是说进之士夫。则彼士夫者,皆言已在政府,我辈绝无主特[持]之权,不能如之何。由是举国家一切弊政恶例,蔽罪政府,而己则面见然以志士仁人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