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全集(第四卷)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 编
出 版 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12-1字数: 700000版次: 1页数: 854印刷时间: 1997/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82740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全集所收文稿,包括蔡元培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歌、题联、书简、函电、批语、日记、译文及演说、谈话并口述的记录,当时由他主持制定或以其名义发布的重要公文、法规等。与别人合著之作,也收录在内。为方便读者,对一些历史人物、事件和背景情况只作简略的注释,不予任何评价。题解置于页下,注释置于文末。日记则将注释置于每年最后一日之下。本全集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理论精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目录
国外勤工俭学会与国内工学互助团(1920年1月1日)
挽冯国璋联(1920年1月1日)
对中日问题的感想(1920年1月4日)
与北京国立八校校长一同辞职第二次辞呈(1920年1月8日)
工学互助团的大希望(1920年1月15日)
北京大学平民夜校开学日演说词(1920年1月18日)
公布颜保良《我们对于废止现在学校考试制度的意见》一文的按语(1920年1月20日)
附:颜保良《我们对于废止现在学校考试制度的意见》
为杨昌济逝世征集赙金启事(一)(1920年1月20日)
为杨昌济逝世征集赙金启事(二)(1920年1月22日)
为郁林中学聘请英文教员启事(1920年1月28日)
《政学丛刊》题词(1920年1月)
致北京大学文牍课便条(1920年2月2日)
为北京大学等校学生被拘事呈教育部请示办法文(1920年2月5日)
发起万福华追悼会启事(1920年2月8日)
为反对中日直接交涉呈北京政府文(1920年2月9日)
发布教育部第六十一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2月10日)
发布教育部第六十二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2月10日)
发布教育部第六十三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2月10日)
发布教育部第六十五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2月13日)
为卫中博士聘请法文教员启事(1920年2月13日)
为保定育德中学聘请国文教员启事(1920年2月16日)
发布教育部第七十四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2月18日)
为龚文凯征募赙赠启事(1920年3月3日)
请徐宝璜专任校长室秘书的布告(1920年3月6日)
《欧美同学会丛刊》发刊词(1920年3月10日)
发布教育部第九十一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3月11日)
发布教育部第四三八号指令的布告(1920年3月19日)
北京各大专校长致京畿卫戍司令部函(1920年3月25日)
附一:北京法政专门学校致蔡元培函
附二:京师地方检察厅批
发布教育部第一七○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3月31日)
洪水与猛兽(1920年4月1日)
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与社会》杂志社演说词(1920年4月15日)
召开北京大学教务长选举会启事(1920年4月15日)
发布教育部第一七六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4月17日)
北京大学数学系等教授会主任改选情况的通告(1920年4月20日)
发布教育部第二一四号训令的布告(1920年4月24日)
召开北京大学各系教授会主任会议的通知(1920年4月27日)
《音乐杂志》发刊词(1920年4月)
……
书摘插图
对中日问题的感想(1920年1月4日):
中日两国之间最受国民注意的问题,有山东问题和福建问题。
关于山东问题,日本近来作为其东亚长远的政策,希望在真诚的正义的名义下,把战前的一切权益,全部归还给中国。乍一看,这是对我中国有利的主张,如果以稍微长远的眼光来看,我相信日本将来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比起山东问题,福建问题因为没有什么历史原因,只是少数居留民一时的感情冲突所引起,所以估计解决起来也还较容易些。如果说像这样的小问题,直接使中国国民的热血沸腾,肯定两国之间存有其他的严重原因。我把这看作是日本旧思想、旧势力压迫中国的结果。
凡世界上不论什么国家,什么时代,都有新旧两种思想潮流。现在平民主义、人道主义,成为世界民众运动的旗帜,和旧思想、旧势力相抗争,旧思想必然被新思想所淘汰,这是历史证明了的。总之,新思想的团体愈大,进步愈快。所以,我希望两国的新人物互相合作提携,努力打破旧思想、旧势力。这样东亚的问题,至少在将来可以得到解决。我们教育界人士,都关注着这一点。
我了解到,在日本也有不少与我们持同感的新人物。但不幸的是,与我国政府打交道的都是旧人物。我国教育界目前发起的运动,实际是为了唤起日本新人物的注意,改变旧人物的行为。
我希望人类都能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幸福,所以不一定是反对持旧思想的人,而是坚决反对那些给人类生活造成危害的行为和主张。例如阶级制度,与人类平等的自由思想完全不相容,所以不得不反对。欢迎新者,也不是简单的因为是新的就欢迎,而是其中的求真不止的热烈精神,和产生正义人道的主义。旧学说与我们的主张相合的东西,也要欢迎,决不反对。但学问、真理是没有国境的。现在中国国民声势浩大的抗日,也绝不是排斥总体的日本的。我希望两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增进人类生活的幸福。为了这一目标,除期待新人的力量外,别无他法。我们对日本的新人新运动,寄予极大的希望,并真诚地祝愿他们日益壮大发展。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王青译自日本大正《日日新闻》1920年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