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语文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严廷德,李益荪,田懋勤 编著
出 版 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9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4394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入选《新世纪大学语文》的作品大都是古今中外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传世佳作,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是不同时代的文化艺术精品。从内容看,有的表现爱国为民的理想,有的论述治国安邦的大道,有的阐发伦理道德的准则,有的介绍进德修业的途径,有的评说行为举止的风范;几乎包含了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从艺术看,这些作品从选题立意到布局谋篇,从遣词造句到修辞技巧,都堪称佳作。它们本身就是知识的宝库,陶冶情操的熔炉,汲取智慧的源泉,也是我们学习写作的艺术典范。
目录
第一篇 汉字与汉语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
第三节 汉字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 汉字的表意功能
第二章 汉语
第一节 现代汉语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第三节 现代汉语修辞知识
第四节 汉语词义的古今差异及其特点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古今差异
第二篇 阅读与写作
第一章 基础文体的阅读与写作
第一节 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第二节 记叙文的阅读分析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诗歌的阅读与欣赏
第三节 叙事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
第三篇 中国文学史概要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概貌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文学概貌
第三章 元明清文学概貌
第四章 近现代文学概貌
第四篇 文选疏讲
第一单元
齐桓公伐楚
鲁仲连义不帝秦
哀郢
春望
观长安城图
摸鱼儿
水调歌头
过零丁洋
我爱这土地
柏林之围
马特维库兹明的最后一天
棠棣之花(节选)
中国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
第二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夫子当路于齐
大同
朋党论
留侯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西塞山怀古
赤壁
传承中华精神建设和谐文化
如何让穷人过上“好日子”
透视欧洲政坛新格局
华盛顿的选择
乡场上
第三单元
《论语》二则
《孟子》二则
五柳先生传
送李愿归盘谷序
前赤壁赋
咏史
行路难
安定城楼
预言
《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序
半张纸
伊勒的维纳斯像
怀李叔同先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许行
逍遥游
天论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观书有感
魏晋风度及文章 与药及酒之关系——九月问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
健康的本质
带阁楼的房子
《增长的极限》译序
《没有极限的增长》编译说明
兼容并包,英华荟萃——回忆北京大学
第五单元
陈情表
别赋
祭十二郎文
关雎
春江花月夜
过故人庄
无题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大淖记事
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
为穷人领奖
吃相凶恶
黄老师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读赫尔岑《往事与随想》第一册
第六单元
登楼赋
滕王阁序
始得西山宴游记
武昌九曲亭记
汉江临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绝句二首
望海潮
故都的秋
都江堰
豫行散记
艺术的海洋——卢浮宫巡礼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在讨论汉字的特点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什么是文字,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作为语言的载体,它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关于文字的名称,我国古代的学者递相推阐,有非常精辟的解释。
扬雄《法言》:“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里所说的“书”,就是指文字。意思是说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声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扬雄对文字的界定同现代学者给文字下的定义大体是一致的。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又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在这里指出了文与字的区别,即“依类象形”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叫文,而“形声相益”的会意字和形声字叫字。文为初文,字是由文组合而成的。
孔颖达《尚书叙》:“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孔颖达的说法与扬雄的意见是一样的,强调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职能。
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意与声之迹也。”这段话是说语言的声要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于是才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文字就是用来记录声音和意义的形体符号。
以上论述既讲明了什么是文字,也说清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些论述概括为两点: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2)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产生的,它依附于语言获得了意义和声音;而语言要依靠
文字来传播和保存。从时间方面看,文字是语言的贮存工具;从空间方面看,文字是语言的运载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