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习惯培养

分類: 图书,家庭教育,素质教育,
作者: 陈峰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420000版次: 1页数: 316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95764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习惯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美]爱默生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培根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一个人就会毕生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苏联]乌申斯基
内容简介
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定的命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直是古往今来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敞开的门。人类都受到习惯的约束,一旦养成了好习惯,终身受益。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的那样:“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其实,教育并没有您想像的那么难,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培养也并非您想像的那么难,最主要的就是掌握习惯的培养原则。
关于如何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本书作者都为您提供了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
陈峰,著名的少年儿童成功素质教育专家,成功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成功素质教育课题组”组长,南京人本素质教育研究所所长,成功素质教育研究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儿童“成功素质训练基地”主任,“成功素质教育”系列丛书主编。 南京人本素质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一流的从事青少年儿童(0-18岁)教育研究、咨询、培训推广的专职机构,对家庭素质教育、青少年儿童成功素质教育及教育艺术有着深入、广泛、系统的研究。研究所下设研究中心、咨询中心、讲师团、训练基地、网络中心和推广中心6个部门。
目录
引言
关注习惯——教育就是习惯培养
第一章 习惯培养与矫正的六大秘诀
秘诀之一:启发自觉
秘诀之二:确立规范与立项研究
秘诀之三:示范指导与专项训练
秘诀之四:持久训练
秘诀之五:监督评价
秘诀之六:奖惩强化
第二章 习惯培养与矫正的六大黄金准则
黄金准则之一:抓早抓小,事半功倍
黄金准则之二:严字当头,反复训练
黄金准则之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黄金准则之四:教育一致,合力最大
黄金准则之五:尊重差异,讲究策略
黄金准则之六: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第三章 良好行为习惯的实用培养策略
实用培养策略之一:延宕增强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二:间歇性增强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三:褪除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四:增强诱因转化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五:正强化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六:代币制增强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七:支持提醒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八:积极演练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九:秩序感培养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十:行为契约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十一:富兰克林法
实用培养策略之十二:评比激劢法
第四章 有效地培养与学习丰H关的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之一:勤于观察
良好习惯之二:善于思考
良好习惯之三:专注投入
良好习惯之四:经常反省
第五章 改变不良行为及习惯的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之一:过度矫正法
有效策略之二:消退法
有效策略之三:斥责法
有效策略之四:制约法
有效策略之五:剥夺权利法
有效策略之六:冲突化解法
有效策略之七:理性疏导法
有效策略之八:渐隐法
有效策略之九:区别增强法
有效策略之十:暂时隔离法
有效策略之十一:五步改变法
有效策略之十二:自然结果法
有效策略之十三:逻辑中断法
有效策略之十四:综合矫正法
第六章 成功矫正日常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好动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撒谎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迷恋电视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沉迷网络、游戏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胆小、怯懦的不良习惯
成功矫正任性的不良习惯
书摘插图
第一章习惯培养与矫正的六大秘诀
在我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新生不能一下子适应小学的要求,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力易分散,上课不能专心听讲。
针对这一情况,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在学生入学后,着手培养学生定心坐、定心听的习惯。他先向学生传授儿歌:“听课要五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别人说话专心听,边听边记边动脑;自己说话声音响,通顺完整有感情。”然后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儿歌形式的要求,很快会在学生的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使他们懂得专心听讲是学习的重要保证。继而李老师又通过组织学生“演一演”、“比一比”等多种形式,及时地发现特别认真的学生,作为群体的榜样。“这位小朋友听得真认真!”“看,他的读书姿势多标准!”利用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引导,使学生们端正地坐好并认真地听讲。
学生模仿性强,情绪变化大,有很大的可塑性。课堂上,李老师用诸如“谁的眼睛看老师!”“我的眼睛看老师!”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每次,李老师都对有进步的学生,用发放小奖励、口头表扬等方式进行奖励,对他们身上的优点在班里进行表扬。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鼓励学生自觉保持。
利用两分钟预备的时间,组织小干部带着大家念念儿歌,不断地加深理解,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们基本都能专心听讲。如有个别学生走神时,李老师只要用强化训练的儿歌一提醒,学生就会条件反射地将思绪收回到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强化训练中逐渐形成。
应该指出的是,习惯的养成或矫正必须靠训练,不能光说不练,而且在训练过程中要明确要求毫不含糊。培养或矫正孩子的习惯有一定的诀窍,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诀窍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培养或矫正孩子许许多多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