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007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杨早,萨支山编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版次: 1页数: 3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802892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们还是要回到《色,戒》。你有没有发现,在2007年众多文化现象中,它是唯一一个可以被放在任何一个关键词名下的。它充满残缺(从原著情节到叙事逻辑,还有被删剪的命运),它制造分裂,它迎合怀旧,它消费历史(既然有人坚持认为它的原型是郑苹如,或张爱玲),它在一年将尽才翩然而至,却几乎成了一个年度的文化标志。
偶发事件被无限放大,而一旦放大,就远远超越了它原初的意义。没有人要和周正龙为难,也没有人真的将孔子看成一条狗,骂完垃圾场,当代文学依旧着繁荣与整合,说是受迫害,其实不过一份工作的得失。海明威有个关于小说的著名比喻: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海面。而媒体的报道,公众的关注,足以将八分之一冰山放大成整个大陆,其余八分之七,都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被排挤。呈现在我们视野之中的,激动我们脆弱心弦的,永远是这八分之一。
或许,这就是“话题”的本质。
就如用于消费的历史,只为着当下的阅读与快意,谁管他故国衣冠,往日风尘,究竟是何等情形?
——《2007:被放大,被忽略》
目录
2007:被放大,被忽略
关键词之一:残缺
关键词之二:分裂
关键词之三:怀旧
关键词之四:消费历史
结语:被放大,被忽略
三级片,“汉奸电影”《色,戒》引发的文化震荡
1.到香港去看三级片
2.电影有没有超越小说
3.电影改写了结局
4.“李安他们依然跪着”
5.想起一桩旧公案
6.《色,戒》触动了谁讨论
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我们该怎样评价于丹
1.为什么“挺”和为什么“骂”
2.“十博士”究竟在抵制什么?
3.于丹动了哪块奶酪?
4.于丹凭什么有教化权
5.要不要反对于丹?讨论
全民皆股:无力的狂欢——是投资意识高涨,还是飞蛾扑火?
1.全民皆股?
2.“5.30”半夜鸡叫
3.带头大哥777
4.中石油:“绞肉机”
5.故事还在继续讨论
关于“公祭”的文化批评与地方诉求——学术是否应该干预生活
1.“新造神运动”遭遇文化批评
2.性质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分歧
3.借助共同知识生产新的传说
4.民间文化不应受到“真实性”的束缚
5.文化从来就没有纯粹过
6.学术干预生活注定吃力不讨好讨论
“这个问题与奥运无关!”——2008,中国面对境外媒体
1.奥运改变境外媒体接待方式
2.境外媒体的期望与失望
3.没有什幺与奥运无关
4.一定要注意细节
5.“转变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的”讨论
“学术行政化”风波——纠缠不清的学术权力与政治权力
1.张鸣事件
2.“大学现在的风气是黑社会化”
3.北大光华风波
4.对比阅读
5.民意与国情
6.学术权力对抗行政权力?
7.重审大学理念讨论
被诋毁的“当代文学”——顾彬”炮轰当代文学“的中国回声
1.缘起
2.热门话题的制遗
3.被诅咒的当代文学
4.当代文学怎么了?
5.拒绝阅读
6.回到当代文学讨论
生存还是毁灭,活着还是死去——中国电影之怪现状
1.中国电影五宗罪
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大”
3.“大片”不巨作,“小片”不艺术
4.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小”
5.虚无的“院线制”讨论
知识+女性=?——对高知女性的集体凝视与公众想象
1.女博士都成了“剩女”
2.“女子无才便是德”
3.走,看女学生去
4.那些焦虑的目光
5.在“妖鹿化”的背后讨论
爱心的消费,内部的殖民——从“水蜜桃阿嬷”看台湾
1.水蜜桃阿嬷和七个孙子
2.募款:公益还是诈欺?
3.高金素梅赢了吗?
4.赎罪券:爱心支出三千块
5.有梦最美,烧炭相随
6.原住民:内部的殖民地
7.在健忘的社会里讨论
关键词
王朔复出
金猪宝宝
杨丽娟
汉服
涨价
黑砖窑
“史上最牛钉子户”
陈晓旭
太湖水污染
高考三十年
纸馅包子
哈七
帐篷剧场
作协扩招
华南虎
高校评估
选秀疲劳
青春版《牡丹亭》
《越狱》
黄金周
书摘插图
2007:被放大,被忽略
当我决定为每一年写一篇综述,而不是简单排列大事记时,就已经将自己放在了一架滚烫火热的炭炉之上。那些事件散漫地搁放在路边,水上,网络里,饭桌旁,犬牙交错,各行其是,试图将之整合是多么危险的事!
试着找一条线索,几条线索,貌似能够吸附住那些做布朗运动的精神原子,展示文化潮汐的律动,然而也许你已经在擦伤每桩事件的脉络,剥夺每种倾向的完整,牺牲每场争论的复杂。
因此,年度综述的有效性在于并仅在于:它是一种盲打误撞的叙述与判断,它能让你隐隐感知那些并未浮出海面、却存在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情绪。一纸尚未兑现的支票,一笺留待确诊的处方单,它可能在无数废话之外增添一重废话,也可能在灵光一闪中发现某种真知。
以上表明我作为写作者,谦卑而狐疑的姿态。具体到这一年,我依然要斗胆用几个非事件亦非人名的关键词,为2007写一份总结报告。
关键词之一:残缺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那几十张华南虎照片的真伪?华南虎不是东北猫,没有受到虐待,而且,真有那么多对这个“科学问题”感兴趣的人士?我宁愿将众多打虎派的义愤填膺,解读为他们对信息残缺的极度郁闷。尚没有任何更可靠的证据,仅凭周正龙自己报送的照片,陕西省林业厅以下的众多政府机构就毅然站在了“虎照为真”这一方。两万元奖金不足以让人眼红,背后的利益链条却让世故的中国网民洞若观火。
在这些事件中,多数公众明显站在弱势一方,这似乎是网络锄强扶弱的特性使然,以致也有“真虎派”拿“一个纯朴的农民周正龙”说事儿。然而,华南虎照真伪之辨与学术行政化应否之争,与继续扮演道德民兵角色的所谓“新铜须门”、“海艺辱师”等网络事件相比,凸显的是公众对强势机构“信息遮蔽”的强烈不满。无一例外,这些强势机构总是打着官腔,一副不劳外人置喙的家长派头。他们不采信各种外在证据,不考虑危机公关,甚至懒于给公众一个明晰的解释。
有人总结说,华南虎事件符合网络炒作的两大要素:与动物有关,传统媒体跟进。依我看,莫若将“动物”两字换成“权力”,而“传统媒体跟进”的前提是:权力是有限的权力。正如前些年的中国足协,林业部门和教育部门,是政府机构中的相对弱势群体。这才是“华南虎照片”与“学术行政化”两大网络热点能够此起彼伏、峰回路转的关键所在。
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打虎派凭借的是常识、科技手段与权威机构的鉴定;而在“张鸣事件”与“光华风波”中,张鸣与邹恒甫仗以与行政权力对抗的,是自身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声名。媒体与公众热衷跟进这些多少有点事不关己的话题,或许正反映了他们对其他更为重大、更为贴身的事件,诸如涨价,诸如水污染,的信息缺失与话语无力?
网络代言的民意真是一柄双刃剑。它会向滚滚红尘索取真实、高尚与秩序,但一旦真正的道德民兵出马,它又立刻变成自由拥护者的狂欢派对。这一年,广电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继续着事无巨细严加管理的教导主任嘴脸。禁止拍摄某些题材的影视还只是防患于未然,黄金强档只能播主旋律作品还算是正面提倡,封杀《虹猫蓝兔七侠传》已经开始让人觉得小题大做,笑声却在针对“快乐男声”的琐碎规定出台达到了顶峰:不许歌手泪流满面,不许粉丝抱头痛哭,不许主持与评委互称“哥”、“姐”……基本上,一个煽情的选秀节目所有的卖点都不被允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那么,观众为什么还要通过电视收看该档节目?这个问题广电总局拒绝回答,也没人真的想问。在《第一次心动》及一系列整容、涉性节目叫停之后,大家都看到了笑声背后,权力的真实。
沉默之后,小小的爆发。中国政法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董彦斌11月13日正式起诉广电总局:由于它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导致话题之作《色,戒》被迫删节后在内地上映,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这起未准立案的控诉,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公民对于信息人为残缺的愤怒,也向我们指明这种愤怒所能到达的边界。
带来残缺的,有时不仅是权力,还有历史。山西黑砖窑,是真正挑战公众良知的黑暗深渊。人们不只震惊于残酷的真实本身,更惶惑于何以社会基层组织都在利益面前丧失听觉与视觉。“底层沉沦”命题的提出,只是被新闻刺痛的又一次应激反应,诚如吴思等人指出,这种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今未绝,何来“沉沦”?到底是什么遮蔽了我们对底层的认知?是过往光荣化、高尚化的底层想象,还是对人性本恶的故意回避?从道德层面而非制度层面出发,可以解释媒体与公众的心酸,却无法真正理解底层为何一直沉沦,仍在沉沦。
我们彼此之间的理解越来越难。不炒股的人们望着兴致勃勃的股民同事,不明白他们为何可以在下午三点之前百事不问;投资专家望着小贩和文员们,不明白他们为何弄不清楚基金为何物就全力吃进;中产阶级望着重庆家乐福门前的长队,不明白为何十一元钱的差价就可以让人们连夜排队甚至蹈入死地……一位朋友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精神的问题。或许他偏激地撞见了真相。怕涨价,怕水污染,怕财不理你,怕政府调控……罗斯福说人生来拥有四大自由,其中包括免于恐惧的自由。欲望无时无处不在,但因恐惧激发的巨大欲望则可怖可惊,它印证了我们精神生活的残缺。全球市值第三的股市,与为十一元钱付出的生命,或许比猪肉飞涨,更能标明中国社会快乐指数的刻度。
关键词之二:分裂
我在评论“《读书》换帅”事件时,引了鲁迅当年谈《新青年》去向的一句话:“此后只要学术思想艺文的气息浓厚起来——我所知道的几个读者,极希望《新青年》如此,——就好了”。如果做不到,则不如“索性任他分裂”。
“《读书》换帅”是知识界大多数人意料中的事,但当事人和旁观者,可能都没有料想到事件的发生,会伴随着这种雷厉风行的方式,及如此离题万里的理由。
多年来若隐若现的知识界对立,借由《读书》这种“不正常的正常交替”浮出了海面。公众恍然发觉,日益边缘化却仍然受他们尊敬的中国思想界,竟然早已分裂成截然不同的阵营。惋惜者称“也许知识界即将失去一个发言和论证的平台”(钱理群),快意者则直言“汪晖的离开让《读书》免遭新左派的蹂躏”(袁伟时)。而当事人汪晖的结论“思想讨论最终诉诸‘组织解决’”又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若说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思想界还能保持统一的步调,当然是痴人说梦。但何以“多元”之后,不能“共生”而只能“分裂”,倒是值得思考的命题。2006年底,黄纪苏带来《我们走在大路上》,结尾号召“一起走”,结果是双方阵营都不大满意。“新左”斥之为“转向”,质问“和谁一起走”,“自由主义派”则反过来问“往哪里走”。因此“一起走”只能作为美好的新年愿望收场。
也许,“分裂”的最大理由是各个圈子之间,已然丧失了最基本的学术信任感。陈平原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悲哀地叹喟:“九十年代以后,我们懂得了福柯,动不动往权力、往阴谋、往宰制方面靠。”也就是说,我不相信你是为了思想在和我讨论思想,你这样说,必有你的阴谋、你的利益紧随其后。对此,陈平原感到“很深刻,也很无聊”。
可悲的是,有时事实容不得你不这样想。作为自外于“新左”和自由主义的第三方,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给外人的印象,一是以儒家正宗传人自居,二是时不时提出一些希奇古怪如元老院通儒院之类的主张。这一年,他们放过了将《论语》平面化、去政治化的于丹,将矛头对准了“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学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陈明)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的写作风格,的确喜欢将史实、经典与时事勾连,但纵观其人其学,总算保持着一贯的严谨,为什么会被批评为“玩世不恭,轻侮圣贤”?只能解释为,李零的这部著作(尤其是书名),冒犯了为儒教寻求现代合法性而努力的新儒家。比之李零笔下那个充满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孔子,新儒家肯定更喜欢于丹口中那个现代化的男女平等的孔子。因为后者更容易被当代社会的民众接受,并让他们相信儒学可以在今天焕发新的光彩。
自然,分裂不尽缘于猜忌与利益。我们应当明白,当代中国背负着怎样一个“叠加的历史”,每个人或许都只能看到巨象的一部分身躯。顾彬将中国当代文学恶评为“二锅头”,必定有他的期待与失落在其中,而顾彬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也必定有他们自己的观感与判断。这场争论闹剧化的原因在于,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是相关学科的内部问题,但从顾彬开始,大多数人发言的场合与方式,都含有将这一问题交由媒体与公众评判的倾向。如何让只看郭敬明、安妮宝贝与天下霸唱的读者,来判断中国当代文学是不是二锅头,是不是垃圾场?
至于“80后”大举加入作协,明显是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双赢整合。那些斤斤于“到底是80后掉价还是作协掉价”的论者,也许是为某种象征的坍塌而伤惋,也许是为某种标准的丧失而叹惜,慢慢会习惯这种妥协与共谋。只是,与“《读书》换帅”一样,结果难言好坏,过程却缺憾多多,当抄袭成为抄袭者的通行证,必然会伤害原创的热情,连香港娱乐圈都明白的道理,中国作协却忘了准备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要忘了《色,戒》,一部“不成功”小说改编的“成功”电影,就这样征服了媒体与观众,也让激进左翼崩溃。批评者将媒体的一致欢呼看作民族国家的耻辱,只是表明了赞颂与批判的互趋极端背后,观念和立场在怎样左右着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之三:怀旧
真有意思,人们怀旧,有时是为了传达对现实的不满,有时是为了证明现实的合理性,有时则是为了生发现世的利益。今年林林总总的怀旧事件中,三种类型都不缺乏。
一位只演过两部电视剧的女演员因病去世,竟然会酿成一起事件,不是正常的娱乐逻辑可以解释的。如果没有“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的纷纷扰扰,83版《红楼梦》还会不会被抬高到如此经典的地步?这些年来,陈晓旭的演技从未得到来自专业或民间的肯定,怎会突然成了代言林妹妹的不二人选?不错,70年代生人长成了社会主流,他们要表彰自己的少年偶像,但其中又夹杂着多少对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怀疑与愤怒?对经典的维护,对炒作的厌弃,同样是他们对陈晓旭的逝世大放悲声的动因。这又一次证明了我对网络批评的总结:看似对强弱秩序的挑战与破坏,却内含着某种对“想象中的秩序”的维护。
那么,对十年前去世的王小波的纪念呢?这场纪念是如此平庸,如此缺乏新意,又是如此的自说自话,谬托知己,以至于有人不得不开始在行文中区分“写小说的王小波”与“被纪念的王小波”。王小波若知道自己死后多年,还要被一堆文科生用来为他们莫名其妙的思想或行为献祭,一定苦恼万分。自然,这也说明十年以来,中国社会精神生活并无质的变化,所以几曲老调,不免重复上演。
王朔的高调复出,与姜文的重现江湖,几乎构成对怀旧情结的绝妙反讽。王朔对各色人等的无情批判,至少证明他有着远比外人想象更固执的道德标尺。如果王朔有意借这种声势推销新书,事实证明完全行不通。谁是痞子?我们才是痞子。我们就是卓别林所说的观众,要到一块蘸着泪水的糖,吞掉了糖,将泪水吐还给他!《我的千岁寒》或许有日成为经典,或许是永远的垃圾,无论如何,回归的王朔没能赢来一个良好的批评环境,书商和媒体从一开始就联手将事件导向了肥皂剧类型。而多少人就这样失去了他们青春时代的精神教父。
期待姜文新作的人,无疑大多期待着另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影片粉碎了他们的想象,而姜文频繁的出镜率,友善的受访态度,也让那个永远地下永远青春期的电影偶像一去不返。他也和别的导演一样啊,想着国际大奖,想着票房回报,为了宣传和推销四处游走……这种怀旧的失落,能怪王朔和姜文么?自古美人如名将,不使人间见白头。但白头自有白头的风韵,看客自陷于怀旧的泥淖中拔不出来罢了。
这一年,中国话剧迎来百年寿诞,高考制度也芳龄三十。不用说,这两桩大事都曾震动一时,并影响深远。然而在高悬的寿幛之下,话剧团体乃至市场的分崩离析尽人皆知,对高考制度的诟病连年不休,危机当前,选一批生者逝者进入“名人堂”,或找一批既得利益者叙说当年如何改写命运,对于艺术的发展、制度的改革有何裨益?例行公事的周年庆典,当然是盛世修文的重头大戏,烈火烹油,繁花着锦,怕只怕遮住了内里的千疮百孔,捉襟见肘。结果是,单位多了几行政绩,媒体多了几个选题,学者多出几本专著,成功者再次展示成功,失败者被掩埋更深。纪念何为?
真正有现世意义的纪念是“公祭”。全国各地都有意识地挖掘,甚或“再造”自身的文明史。抛开考辨的精粗、庆典的奢俭、传说的新旧等问题,“公祭”倒确实是地方、民众都举双手赞成的事,一可增加乡土凝聚力,二可扩大可开发文化资源,三可获得国家乃至联合国的政策保护或款项资助。唯一不爽的,只有喜欢求真的学者,但那都是子虚乌有的事,如何可能动用对付华南虎照片一般的科技手段和舆论力量,来穷究哪里是大禹生地,何处是梁山伯故乡?当学术研究为现实所用时,是应当坚定“文化本位”还是“生活本位”,民俗学者似乎很伤脑筋——明年等着他们的,还有“五一黄金周究竟当存还是当废”的无数口水哩。
比较起来,“汉服”的嫁接更让人哭笑不得。西方舶来的学位制,为什么要配上中华传统衣饰?要承继学统,何不秀才举人进士一体恢复,大学校长也改称“山长”?我们应当珍惜、保留我们尚存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但妄想恢复中断已久的典章礼仪,注定只会是非驴非马的老旧笑话。钱玄同当年自制汉式的“深衣”,还穿着去上班,坚持下来了吗?推广开去了吗?民族自信若只靠衣饰器物支撑,这种自信也有限得很。
抱歉,又要提到《色,戒》,因为它重现的“那个老上海”,那个张爱玲公寓所存的,大世界风流所在的,繁华狂乱绮靡放荡的摩登上海,成为它被攻击的罪名之一。是的,还有别样的上海,稍知历史者自当明白。可是,时代的怀旧者总是攻其一端不及其余,为生活中所缺乏的,向记忆渴求索取,另一部历史的重现,或许需要另一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