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公共关系学

分類: 图书,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PR),
作者: 丁乐飞,翟年祥 主编
出 版 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360000版次: 1页数: 255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1036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公共关系学》这部教材是在总结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余年历史的基础上,面向新世纪的需要编写的。本书在公共关系和谐思想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国外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特色,强化了公共关系实务操作的经验,突出了大学生公共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力图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新体系。 这部教材结构体系科学严密,观点鲜明而有创新,阐述逻辑清晰,内容深刻,篇幅精悍适中,适合于高等院校本科生、专科生和社会职业培训使用,是一部供教学与阅读的好教材。
目录
序
第一章 公共关系本质解析
第一节 公共关系概念诠释
第二节 公共关系本质研究的界定
第三节 公共关系和谐理论的阐述
第四节 公共关系构建元素
第五节 公共关系学科辨析
第二章 公共关系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古代公共关系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其他国家的传播
第四节 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大发展
第三章 公共关系社会组织与人员
第一节 一般社会组织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专业组织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第四节 不同层次的公关员
第四章 公共关系公众
第一节 公共关系公众概述
第二节 企业公众关系分析
第三节 政府公众关系分析
第四节 国际公众关系分析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大众传播与媒介
第三节 公共关系组织传播与媒介
第四节 公共关系人际传播与媒介
第六章 公共关系社交与礼仪
第一节 公共关系社交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言语交往
第三节 公共关系文书交往
第四节 公共关系礼仪概述
第五节 公共关系常用礼仪
第六节 公共关系主要礼节
第七节 东两方礼仪习俗
第七章 公共关系形象塑造与设计
第一节 公共关系形象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形象塑造
第三节 公共关系形象设汁
第八章 公共关系策划与活动
第一节 公共关系策划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宣传活动与策划
第三节 公共关系专项活动与策划
第九章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第一节 危机概述
第二节 危机预防
第三节 危机公共关系处理
第十章 公共关系案例
第一节 公共关系案例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案例编写与分析
第三节 公共关系案例选读与评析
公共关系职业行为准则
主要参阅文献
编后说明
书摘插图
第一章公共关系本质解析
第一节公共关系概念诠释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确立
“公共关系”概念源于美国.最早见于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的“国会声明”和1807年美国}n版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词典》中,那时的“公共关系”概念内涵尚不清晰。1882年,多尔曼伊顿律师在耶鲁大学毕业班“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演讲中,明确使用了“公共关系”概念,并多次讲到了“公众利益”等法律问题。
1897年,美国《铁路文献年鉴》又一次明确使用了“公共关系”概念。
“公共关系”概念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价值的表述,在20世纪初有了实质性的突破。1919年,现代公共关系创始人之一的艾维李,在一篇咨询通讯中,不仅使用了“公共关系”概念,而且赋予它更新的含义。艾维李针对当时美国舆论造假的现实,提出公共关系的信条:“说真话”,“公众被告之”。同时他还创办了公共关系事务所,开展职业化的公共关系工作。而另一位公共关系理论的奠基者爱德华伯内斯,总结自己多年来社会公共关系工作经验,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公共舆论的形成》(又译作《舆论明鉴》),系统地归纳和整理了公共关系的性质、功能、咨询工作等重要问题。他提出“投公众之所好”的名言。其后美国众多的学者、专家、经营家、政治家又根据美国政治民主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种描述,使“公共关系”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二、“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
“公共关系”英文为Pub1ic Re1ations.它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Pub1ic,它可以作名词来理解,表示“公众”、“群体”、非个人的意思;又可作为形容词,表示“公众的”、“社会的”、“群体的”、“分开的”或“公共的”、“非秘密的”意思。另一层是Re1a—tions,它表示“关系”、“交往”、“联络”等意思。由于词尾加上¨它又表明上述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关系的意思,表意较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