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成果汇编(第4集)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杨继瑞,刘灿,丁任重主编
出 版 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59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88798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汇编了本年度本科生科研项目竞赛中的优秀作品,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了大学生关注点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既有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也有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这些作品都是我们的同学独立地组队,进行调查走访、检索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综合、修改充实、讨论交流的成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众多导师也给予了参赛团队很多专业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这也是各个团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在科研活动中,同学们善于自我发现,充分提炼课题,认真进行实践,表现得严肃、认真、科学、严谨。
目录
社会类
成都市区社会闲散青少年社区管理研究
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基于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博客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成都高校为例
web2.0时代“‘博’起不全”原因与对策——基于我国博客现状的分析
成都地区重点高校校园二手市场调查
多功能水表
千年大邑高堂寺——对寺庙发展状况的典型调查
从大邑县沙渠精米加工厂看四川省农产品深加工中的现实问题
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新探索
成都市残疾人就业困境与对策调查报告
经济管理类
广元市小额信贷机构现状调查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以广元市全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例
成都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使用现状及其优化方案探讨
基于和谐理念的公交车票价定价模型研究
借鉴外资超市经验,提高我国内资超市的竞争力——以成都的沃尔玛和红旗连锁超市为例
我国高校研究生收费政策探析——基于收费制度可行条件下个人应计成本的定量分析
国外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调研和思考建议
西藏那曲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中美两国房地产税收评估与征管的比较
成都及古宅的旅游经济与保护
在“公交优先”原则下构建我国城市公交评价体系——以成都为案例分析
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探讨
四川“应届高校毕业生低保”政策的评估与反思——促进大学生就业
农村信用社对西部“三农”金融支持的问题分析——对泸州市合江县的实证研究
校方责任险在高校中推广问题的研究——基于对成都市的调查分析
移动银行助手(BAA)研究报告
从廉租房出发探索低收人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基于成都市的研究
四川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对广元市苍溪县岳东镇文坪村、南充阆中市江南镇资金互助社的实地调查报告
探讨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在创新型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样板
农村贷款问题的浅显分析
成都汽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研究报告——从社会和法律的角度
农村信用社发展研究——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商业化改革取向
教育及其他类
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取向分析——与新加坡模式比较的视角
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方案探析——基于西南财经大学的现状调研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分制运行模式分析及发展前景探讨
成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调查以及发展规划
高校后勤创新性运作模式探索——基于成都各层次高校的研究
大学城对温江区经济发展影响状况的调研
附录
第四届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奖名单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获奖名单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省级赛获奖名单
书摘插图
成都市区社会闲散青少年社区管理研究
刘燃 温馨 杨梅 郑兰 赵鑫 万亿
[摘要]近年来,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调查分析成都市区闲散青少年及社区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明确闲散青少年社区管理责任主体、分析导致闲散青少年选择与主流社会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闲散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三个方面,对如何引导闲散青少年走上正途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闲散青少年 社区管理 犯罪预防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据统计,2003年,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占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45%,占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33%。1999--2003年间,青少年罪犯人数增长了4.7%,刑事案件作案率增幅1.4倍。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最新调研显示,在这些案件中,闲散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凸显。团中央在2004年8月公布了一项青少年犯罪调查,在2361名青少年罪犯中,闲散青少年为1445人,占61.2%,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因此,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工作成为目前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社会闲散青少年正处于未定型期,事非鉴别和自控能力较差,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走向极端甚至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关心社会闲散青少年,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当代大学生竭诚服务青少年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