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强:低头找幸福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王永红
出 版 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0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13949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在浙江教育学院吴卫东教授眼里,一位老师甚至是很有希望走向国际的名师。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站前小学的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在很多人看来,俞正强能成为名师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他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和名声呢?本书采用采访的形式来记录这位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的教师俞正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假设一位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教学比赛,也没有拿过任何奖项,他是否有机会获得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成为一名星光熠熠的名师呢?在浙江金华就有这么一位名师:他是农家子弟,没有优越的社会背景;年少时,做老师不是他的志向;初为人师,也并不得领导的赏识;在成为特级教师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大的教学比赛,没有拿过一个大的教学奖项。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在浙江小学数学领域颇有名气。
本书采用采访的形式来记录这位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的教师俞正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目录
引言 低下头来找幸福
1986—1998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一章 谢谢你,我的学生
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
学生对我影响很大
第一个小故事:老师,你进步了吗?
第二个小故事:“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第三个小故事:“老师,我想不出你好在哪里。”
第四个小故事:吃大饼的故事
第五个小故事:老师,你为什么要我去补课?
观察学生,和学生一起聊天
第二章 读书和思考都是很快乐的事
读书是最省钱的娱乐方式
读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俞老师喜欢看的书
读书有三个层次
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八个字
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给年轻老师看
“我主要思考课堂问题”
教师懂点医,学生能受益
20年没有中断地思考的问题
1998—2002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三章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写小文章让我有了名”
1999年,幸运之神降临了
关键事件:“跨世纪园丁工程”
到胜利小学当校长
“吴卫东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
教学生研究错误
给学生上了一堂“目录”的课
把知识当“拐”卖
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四章 俞老师的教学风格
朴素的人朴实的课
“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
“人家都说我另类”
俞老师的“5:3:2”理论
“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风格”
等一等,小朋友不就有答案了吗?
“我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有特色了”
“就做我自己”
把课上出美的味道来
2002—2007 悟道有乐心自足
第五章 努力做一名好校长
三好学生由“评比”变“申报”
做薄弱学校的好校长
让老师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工作
让俞老师感到得意的校训
怎样让鸡蛋变小鸡?
管理学校要做好三块文章:读书、运动和休闲
让老师和学校合作
来自工业管理的理论是不能拿来管理教师的
连学生的喝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是不是一个好学校?
当校长也有幸福感,但付出的更多
第六章 新课改背景下的思考
用平常心对待新课改
戴“面具”上课的老师
“美女成长三步曲”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生活化
把生活材料数学化
第七章 探索小学数学新课型
数学欣赏课: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数学准备课: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原因来自教师
第八章 俞老师的“谬论”
教育是什么
人的积极性从哪里来
学数学是不需要强迫的
富润屋德润身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责任感比热爱更重要
教材既然可以改来改去的,那还管它干什么?
知识的“库存”与“周转”
做个“善问”与“善待问”的老师
发展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成长小结:“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结语 要怀着希望
附录 俞正强教学实践与思考
1.“分数准备课”教学设计
2.“举一反三”(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3.在计算讲评中培养学生的“错误观”
4.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起点在哪里
6.低头找幸福
书摘插图
第一章谢谢你,我的学生:
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
【访谈者,以下简称“访”】您什么时候读的师范?读师范对您有什么影响?
【俞正强,以下简称“俞”】我是1983年初中毕业考进师范的。因为我英语学得不好,爸爸妈妈担心我考不上大学,就要我报考了师范。当时我个人是很不情愿的,因为读师范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前程。人的一辈子,好像一眼就看到头了。而且我自己也不甘心就当一个小学教师。当时也是没有别的选择,就这样读了师范。读师范以后呢,我的心情也不好,就看了很多书。到毕业的时候,因为成绩好,就被分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教书。1986年我毕业的时候,社会上正流行下海,很少有人愿意当教师。那时的年轻人,要是当了教师,连老婆都很难找。说实话,那时教师的社会地位真的不算高。
到1988年,我们一起读师范的同学几乎都下海了。毕业十周年(即1996年)聚会的时候,我们班23个男同学,还有4个在教书,其中有3个教中学,在小学教书的就剩我一个了。其他的同学几乎都离开了教师岗位,转行干别的去了。我当时也不想教书了,可是我妈妈不让我辞职,希望我继续教,我也就坚持下来了。
现在有些人说,一个人必须热爱教学才能教好书。我个人觉得也不是非这样不可。我就不是一直很爱教书的。其实人不一定要很热爱才能教好书,我觉得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我是属于很有责任感的人。我可以不爱教书,但只要我一走进教室,我就不能不教好书。我觉得教书可以带来很多让人很高兴的东西。
访谈手记:
俞老师的这番话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国家进入改革的第二个阶段,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入商品经济(当时还不敢提“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改革阵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严重,到处流行着“卖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从政之路红彤彤,经商之路金灿灿,从教之路黑沉沉”这类的说法,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