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备课经验:数学卷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教师用书,
作者: 华应龙主编
出 版 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13962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备受推崇、令人回味的好课,往往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新颖别致的精妙设计,让人豁然开朗、眼前一亮:“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备受推崇、令人回味的好课,往往拥有精妙、高效的作业设计,“那一道题”往往目的明确、紧扣重点、开放提升,蕴涵着丰富的思维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编者面向全国征集、遴选了一些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备课体会和作业设计心得,编辑成《个性化备课经验数学卷》,以帮助那些在备课及个性化作业设计方面还没有摸着门道的教师朋友。
内容简介
个性是标志一个教师教学成熟的基本要素。许多一线著名教师,当一提起来时,给我们的印象首先就是他们的教学个性。于漪的深情、魏书生的民主、吴非的硬气、窦桂梅的激情与深度……因此只有寻找到自己的教学个性,我们才不会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思潮中迷失自己,才能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学生。
目录
第一篇 备课新思维
1.备课不是对学生进行限制
2.隐形备课:课堂中生成二度教学设计
3.从生活中预设课堂
4.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加法意义——“加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新思考和实践
5.创设情境,解决问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6.感受数学对生活的作用——“乘除法应用题”数学活动备课思路
7.有效教学设计“特”字当头
8.有“备”无患,“优”备更无患
9.三维目标学情分析软硬兼施
10.从“精打细算”谈精打细算的预设
11.一个新教师的备课心得
12.备课新招:创新课例
13.你的问题你来解决——“统计”备课例谈
14.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备课有感
15.同一首歌,不一样的情怀——从“两数相差多少”教学材料的运用谈预设和生成
16.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7.备课中开发教学资源的四种策略
18.挖掘素材,追求无痕——由一道练习题的两种教法引发的思考
19.定位,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20.删除问题,激活思维——“比多比少”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21.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日志
第二篇 教你一招
1.我淡化了预设——“秒的认识”备课反思
2.灵机一动的生成——“认识11~20各数”反思
3.新奇有趣,引人入胜——课堂导入的方法探究
4.给课堂架起生成的“支点”
5.备出来的教学情境
6.有效备课须“三思多问”
7.情境中学“折扣”——谈“折扣”备课思路
8.备课,牵住内容的“牛鼻子”——“圆的认识”备课点滴
9.一手抓结构,一手抓操作
10.情境设计怎样激趣
11.抓住生成的刹那
12.走出备课的误区
13.数学备课中怎样体现生活化
14.在“备课”时预留出“生成”的空间
15.预设中意外出彩——怎样把握“生成性课堂”
16.弹性设计,智慧引领
17.备课中灵活处理教材
18.备课要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平移和旋转”备课有感
19.巧妙设计细节是关键
第三篇 新颖教学设计展示
1.加强体验,凸显特征——“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剖析
2.“等可能性”事件教学设计
3.“百分数意义”的二度教学设计
4.“用字母表示数”备课理念
5.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思路
6.“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7.好课是“磨”出来的——“帮小动物安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8.开天窗,留空白——“统计——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9.“平均数”备课反思
10.让新课程理念走进老教材——“射线和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11.“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及反思
12.“射线与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13.创造性使用教材——“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14.预设是美好的,生成是遗憾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有感
书摘插图
第一篇 备课新思维
1.备课不是对学生进行限制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申志云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时的内在动力,注重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等等,这些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但从逐日深入的课改实践看,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知识和技能上的局限。因此,我们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作为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备课时,在观照教材、观照学生的前提下,以服务于每个学生发展时的合理需求为核心,让课堂不断充实学生睿智的感悟,迸发学生多彩的灵性。
引言:
上海普陀区的叶季明老师曾提出了数学教学中的四个“W”,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是一线教师,也是社会各界对教学的终极关注。与“教得怎么样”直接关联的是“怎样教”,而“怎样教”必然涉及“教什么”和“为什么教”,并把“为谁教”放在首位。如果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准备时,把为谁而准备置于不顾,那么,数学教学教得怎么样又何从谈起?
视点:
备课,为小学生准备数学,为小学生准备童年时代的数学。
案例:
苏教版国标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的认识
(认识周长后,分组操作)
拿出学具盒,学具盒里有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纸片,圆片,梧桐树叶。
师:在学具盒中选出你会求周长的图形,想办法求出周长。
学生操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纸片,有的小组选择了圆片,有的小组选择树叶后又放了回去),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选择了三角形和四边形,先量出了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2厘米、4厘米、5厘米,再加起来得到周长:2+4+5=11(厘米)。
生2:我们组也选择了四边形,先量出每一条边的长度,再算出它的周长,4+3+4+2=13(厘米)。
生3:我们组选择了圆片,我们是用软尺绕着圆片的边线围了一圈(学生示意),量出来是9.4厘米。
……